第225章 登塔(2)(第2/4 頁)
,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兵家至聖孫夫子的虛影看向小雙,一臉玩味,說道:“人可貧賤,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爛。國民不必好戰,但必有血性與陽剛。見義不為,無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氣,雖仁愛,不失剛強。故君子不敢忘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兵者不祥,但是,無兵,不祥必定來臨。兵家著述,留下萬千著作,不是教人如何殺人,而在乎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手握殺器而不用,才是最大的善!此地留存兵家戰策,汝儘可取去,切記,萬勿輕易動兵,切不可興無義之兵,否則,天下黎民塗炭,罪莫大焉!”
那虛影揮手,兩軍對壘瞬間化作一道流光鑽入小雙識海,又有無數兵書戰策化為字元飄入識海之內,小雙眨了眨眼,第五層,隨著一陣金戈鐵馬的轟鳴,直接將小雙送到第六層。
一幅巨大的陰陽五行八卦圖旋轉於第六層穹頂,有一道身影背手而立,觀圖之執行,如觀天道。
是天地存而陰陽生,還是先有陰陽而後有天地?是五行運而生萬物,還是萬物生而分五行?道生陽,陽生陰,陰陽生八卦,太極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是什麼?一陰一陽之謂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修真,無非是達到道法自然的程度,得大解脫大自在,逍遙寰宇,與天同壽。但是,如何勘破這一過程,也就是認識天道的過程,便有了所謂的陰陽說,五行說。
小雙看著運轉的陰陽五行八卦圖,如觀宇宙,人祖說: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歸根結底是透過認識天道而與天道相合,達到天人合一,成為真人。
小雙知道,這一層便是陰陽家一派的修真學說,將修真之士分為真人、致人、聖人、賢人。以修煉五德勘破陰陽之道,透過陰陽五行變化,推演天道變化規律,從而入道。小雙這一世本就是天地自生之先天之體,又得五行神君五行上古之神的神靈之氣灌體,可以說已經與這方天地合而為一,他本就先天聖人,不過重走修行路而已。
小雙想起曾在馬蹄寺收文殊八卦圖贈與慧覺,但是,道家的陰陽家的祖師卻是鄒子,鄒子在道祖五千言道經的基礎上,結合易經推出了陰陽五行八卦圖。這才完善了陰陽五行學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結合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用以解釋解釋宇宙間的事物和現象。比如坤代表地,震代表雷,離代表火,兌代表雨澤,乾代表天,巽代表風,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再以天人相應的觀念,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間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凡即具有生髮,柔和特性者統屬於木;具有陽熱,上炎特性者統屬於火;具有長養,發育特性者統屬於土;具有清靜,收殺特性者統屬於金;具有寒冷,滋潤,就下,閉藏特性者統屬於水。將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事物現象聯絡起來,形成了聯絡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用以說明人體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這就形成了人的修煉的基本方式,達到最高境界,人便與道相融,成為所謂的真人。
鄒子虛影轉過身,看向小雙,羨慕的說道:“我窮極一生,試圖以陰陽五行學說,完善所謂的演算推算和天人合一,但是,我最終始終沒有走到那一步,你是先天道體,最起碼在這片天地,你已經走到了天人合一的那一步,所以,我沒有什麼給你的,但是,我希望我的這點東西透過你繼續傳承下去,你若能將陰陽家一脈發揚光大,老夫便安心了。”
小雙抱拳:“陰陽說之所以逐漸式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