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絕,遭到清軍優勢兵力的圍攻。同月22日,日本人山田良政等持孫中山手書趕到三多祝前線,書中指示:“政情忽變,外援難期;即至廈門,亦無所為。軍中之事,請司令自決進止。”鄭士良仰天長嘆三聲,不得已將起義隊伍解散,自己率領少數精銳退往香港。日人山田良政在歸途中遇害。大批起義將士流亡海外。
當起義軍苦戰惠州時,出身官僚家庭的革命黨人史堅如在廣州屢謀響應,皆因沒有機會未能如願,迫不得已,決定用炸藥炸燬廣東巡撫衙門,炸死署理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德壽,打亂敵人的中樞和後方,配合起義。1900年10月28日,他預埋的炸彈爆作後,震坍撫署後圍牆一角,德壽被從床上震落到地面,飽吃一驚。史堅如於31日前往碼頭途中被捕,11月9日在廣州壯烈就義,年僅21歲。孫中山在後來他著的《孫文學說》一書中,表彰史堅如是繼陸皓東之後“為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讚揚他“浩氣英風,實足為後死者之模範”。
惠州起義,是孫中山在興中會時期所策劃的一次重要的武裝起義,也是他發動的歷次起義中規模較大的一次。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孫中山絲毫沒有灰心喪膽。由於這次起義所產生的積極政治影響,促進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逐漸覺醒和民主革命浪潮的逐漸高漲,也使得孫中山的處境較以前大為好轉。當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時,他被不少人看成是“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得不到人們的贊同,甚至在檀香山的親友也把他看作洪水猛獸,不敢和他接近。但在惠州起義失敗後,情況完全不同了,以前咒罵他為“亂臣賊子”的,這時反而惋惜起義沒有成功,認識到他不是什麼強盜了,同情或贊助革命的人空前增多。這使身歷其境的孫中山感觸很深,他說:“前後相較,差若天淵。吾人睹此情形,心中快慰,不可言狀。”人民的覺醒,群眾革命鬥爭的風起雲湧,大大鼓舞了孫中山,他深信總有一天青天白日旗會插遍神州大地。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
在孫中山領導的惠州起義失敗的同時,震撼中華大地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也被帝國主義和清朝統治者聯合鎮壓下去了。1901年,腐朽的清政府與英、俄、德、日、奧、法、意、西、荷、比11國的代表,在北京簽訂了出賣國家大量主權的《辛丑條約》,使得帝國主義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控制和掠奪,企圖瓜分古老而幅員遼闊的中國。清朝政府公然提出他們的對外方針,即“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完全成了帝國主義的忠順走狗。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是中華民族面臨嚴峻危難的時刻。
此時,經歷了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的“庚子之變”的晚清政府,在帝國主義的威逼下,不得不“開放門戶”,但同時又把選派留學生去西方學習列為一項圖存的重要措施。當時中國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勝中國的小小的日本原也是個封建之國,也曾與清王朝一樣為防西方勢力的侵入執行“閉關鎖國”政策,吃盡了苦頭後,日本明治天皇決意以西方為榜樣實施歐化政策——史稱為“明治維新”。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世紀90年代,它作為世界列強的後起之秀,同大洋彼岸的美國一樣,已發展成為太平洋地區的海上強國,所以日本堪作貧弱中國圖存的老師。當時洋務派領袖人物張之洞“留西洋不如留東洋”之說在留學生中就很有市場,大批優秀的中國學子東渡日本探索振興中國的道路。張之洞這位著名的晚清重臣,做夢也沒想到正是這批東渡學子成了日後清王朝的掘墓人。
1903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比較重要的一年,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在政治上表現得非常活躍,革命思想如涓涓細流逐漸匯合成洪流巨浪,革命的學說、理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