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5 頁)
一口大鐘說到。
“正是。”三人走近了看,確是一口極大的銅鐘,上面刻滿了看不懂的梵文經書。三人雖不懂經文,卻也看得出是一口做工極好的古鐘。
進了廟門,雅素去燒香去了,昌波跟了進去,卻看見了那口運木神井,便又想賣弄一番,便向王莎莎說到:“王二小姐,你可知道這口井有個特別的功能?”
王莎莎最喜歡聽故事了,馬上問他。
“17年後,這廟裡有一個叫濟公的和尚,很有些法術,他有一次從這井裡變了幾十根大木頭出來,所以這口井就叫做運木神井。”
“你可沒有吹牛,井裡變木頭?還有你怎麼知道17年後的事,可不是說笑來著?”
昌波這才反應賣弄過頭,說漏了嘴,只好被迫打圓場:“我這個人喜歡編故事玩兒,在我們那裡,別人管我叫作家,你們這裡,叫寫文章的,你若喜歡,以後天天編故事給你聽。”
“好得很,李家哥哥原來是個寫文章的才人,有意思,你肯定很會編故事了,那以後天天都要編個故事給我聽。”
從西湖回來,昌波突然提出要去嚐嚐著名的西湖龍井,三人來到了一家茶館。二女第一次品嚐,不懂箇中詳細。正好又是昌波的表演時間:“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山、梅家塢、翁家山、雲棲、虎跑、靈隱等幾個產地來排列品第,其中以“獅峰龍井”品質最佳。龍井茶區分佈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嶺之上。因為這裡傍湖依山,氣候溫和,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結構疏鬆、上質肥沃,茶樹根深葉茂,常年瑩綠。唐代陸羽《茶經》中所說的“礫者上”,正與優良品質的龍井茶生於吵壤土相吻合。從垂柳吐芽,至層林盡染,茶芽不斷萌發,清明前所採茶芽,稱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萬芽頭,屬龍井茶之極品。現下這杯裡的茶便是明前茶,你們嚐嚐。”
聽了這麼大一番解釋,二女迫不及待地要嚐嚐鮮。
雅素嘗後,表情神往地說:“這杭州的居民福氣不小,一杯龍井下,香飄千萬家。”
“王姑娘此句精言”,昌波忍不住茶的神力,興詩一首
獅峰山上龍井茶,西湖水裡泡天香。
雅素忍不住接到:
龍井才子相伴出,錢塘佳人世世芳。
錢塘是西湖舊稱,雅素為了不和“西湖”重合,就用了錢塘代替,而下句的龍井是對上句的映照,這樣,全詩雖然是不同人合作,卻前後配合完美無暇,足見兩個作者是心有靈犀。
莎莎見二人因為心心相照而暗自高興,不免要來湊個熱鬧:“姐姐和李家哥哥當真也可一句詩來形容。
“哦,妹妹什麼時候研究起詩來了,這倒有趣,講來聽聽。”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咦,是李商隱的無題,沒看出來王家二小姐還喜歡我李家的詩句。”昌波這一番自捧將二人逗笑了,然而雅素知道此句是形容那女愛情的,這番拿來形容自己很昌波,豈不是太不恰當,羞紅了臉。昌波從詩句中,見此女胸懷大才,正是自己的紅顏知己型別,不禁暗許芳心,立即趁熱打鐵:“此一句,知我者,王大小姐也”,當真不愧為情場的理論高人,雖未曾戀愛實戰,卻極熟悉戰術運用。
從城裡回來,天色已晚,鄧大叔迎了出來。
“雅素,你爹有要事趕回揚州去了,他臨走時交代,這趟鏢就由我們護送回揚州了。”
莎莎聽得爹走了,想到以後不用在為今天的事看他的好臉色,甚感欣慰:“這老頭子終於走了,以後可有得好日子過了。”
昌波見此女身在封建社會,卻敢如此罵自己的爹,倒也有些現代年輕人的叛逆性格。
他想借此機會跟隨鏢隊見識一下,向鄧經請求,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