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環(第1/2 頁)
心中有了想念,行動自然快速起來,等到陳雲剿匪完畢,差不多也帶回來了幾萬俘虜。 他們回來時發現咸陽周邊就已經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很多人在努力的幹活。 此刻,哪怕大冬天的天空上飄蕩著雪花,但咸陽周邊卻是熱火朝天,絲毫不懼嚴寒。 一般上來說,冬天咸陽應該一片寂靜,很多人喜歡的就是在自己房屋裡面躲著。 等到嚴寒冬天過去,到了明年春天再出來耕種。 但對李適來說,這麼多勞力可不能浪費了,便主動拿出錢糧去招募百姓們去做事。 比如在幾個市級周邊建立起一些配套設施,畢竟隨著城門不再收取入城稅,那以後城門只要別關上,城裡城外的連線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的遙遠。 這樣的情況下,各個城門口肯定會發展成圍繞著這四個市集的衛星城。 到時候,與其任由這些衛星城自行發展,自己還不如先一步把各種配套設施給建設好。 就好像咸陽皇宮,各種行政院與公共辦公地點是一環。 那以自己隨手畫出來的四個市集會自然而然的發展成咸陽的二環區域。 而臨近城門口區域的大片荒地,在未來肯定會發展成三環區域,成為二環的配套環境。 因為二環區域雖然李適允許開市,但這裡規定嚴格,擁有各種各樣的限制,要給人最大的安全感,那自然就會實行最嚴苛的制度。 這四個市集,李適會實行強行的政治干涉,像是出現偽劣假冒產品,核查後,該殺頭的殺頭,該滅族的滅族。 像最低價保護,天下市集李適管不了,但這四個市集的物價李適會有著保護政策。 另外李適還希望這四個市集能夠成為糧食、食鹽、布匹之類的大宗商品的匯聚地。 然後李適才能順勢推出印花稅,簡單的說,這是種債券合同。 除了甲乙雙方以外,還有李適所代表的官府,負責製作三份權合同,一份留給官府留底,兩份給這雙方各自拿走一份,官府作為這合同的見證,然後雙方都大概交一筆萬三到千三左右的稅費,合同價值越高稅率越小,最低萬三,最高千三。 這種印花稅,對三方來說都願意接受的,畢竟真出什麼事情要裁定,還是要靠官府裁決。 當然,對李適來說,最重要的是想要透過這種大宗商品的聚集,引來大量富商後,由官方出面去開幾個兌換財富的錢莊,然後把大額銀票推出來,來方便大宗商品的交易。 因為李適因為想要維持貨幣的統一,所以不打算對秦幣動手。 但為了經濟發展,貨幣交流的上限問題卻必須要解決,所以等到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哪怕沒有李適提前進行佈置,錢莊與銀票這一種東西,古今中外,都會誕生類似的產品。 這是商業發達的國度不可避免的。 總而言之,二環區域李適肯定會盡可能制定一個相對公平但有著嚴苛規則的環境,從而保證二環的四個市場不會走偏,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走下去。 比如以後在二環落戶的人,就算有錢的狗大戶也必須要有了咸陽戶口才能在咸陽城內買房,否則就只能在咸陽城內租房過日子。 但三環,李適頂多就是派遣以後更多退休的城管進行巡邏,對三環的管理會比較的放鬆。 因為二環是在咸陽城內嚴格一點人們也能夠理解二一。 但三環,李適從規劃開始,就是讓那些來到這裡的土豪們一擲千金的地方。 什麼青樓,什麼賭場,什麼五石散(額……這個還沒誕生,劃掉),這些消費場所,別人不去建設,李適也會把它們建設起來。 因為在政策嚴苛的市場旁邊,肯定會有一大群散漫自由以及不斷突破底線的消費場所。 這是人類所無法避免,甚至不斷整頓,也會不斷重新產生的人類悲劇。 至少以李適能力沒辦法進行遏制,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踢到咸陽城外,然後儘可能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樣也為了方便進行交稅。 當然現在還沒有商稅,但將來肯定是會想辦法進行針對性收稅的。 奢侈稅自然是最高的。 李適現在能做的就是加緊時間對三環進行規劃性質的建設,然後把三環荒地的土地地契全部都收入到自己手中。 將來就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