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親人再見(2)(第1/3 頁)
晚飯後,柱子向姑姑問起看山爺爺的情況:“大姑,我爺爺他到底姓什麼?”
“姓魏,名諱大勇,祖籍河南洛陽。年輕時因復仇殺了人,就跑出來了。後來就到我外公的部隊上從了軍。因有一身好功夫,外公就把他留在身邊培養他做了貼身侍衛。哦!這些都是母親告訴我的。外公見他人品不錯,還送他到講武堂學過幾年,回來後就娶了我母親。外公就我母親一個孩子,對他很是倚重,後來母親有了我和弟弟,一家人更是親密。臺兒莊大戰前,父親是我外公那個混成旅的特務營營長。但我外公的隊伍不是老蔣的嫡系,屬於韓復榘的地方武裝。在最先的抗戰中外公就被派往了前線。臺兒莊大戰時老人家接到的是死命令,說什麼北上阻擊小日本不能過臨沂。外公也是個有血性的軍人,就變賣了所有家產,一部分充了軍餉,一部分讓外婆和母親帶上先到武漢。外公和父親與我們臨別的時候,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走的。哪知道仗打到最緊要的關口,韓復榘怕拼光了自己的老本兒,就私自給我外公下了撤退的命令。因此國民政府就給定了個臨陣脫逃,要上軍事法庭。後來又聽說外公和父親都為國捐軀了。”說到這裡,姑姑又悲泣連聲。“在從武漢到重慶的路上,因敵機轟炸,慌亂中只顧著照顧兩個小孩子的外婆、母親又丟失了行李,只有外婆和母親貼身攜帶的細軟勉強支撐一家四口的生活。在重慶那個地方,在那兵荒馬亂物價飛漲的歲月,孤兒寡母的兩個女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又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生活狀況是可想而知的。真是禍不單行,連日的勞累和驚嚇,再加上上了年紀,外婆一病不起,母親百般醫治仍然沒能挽回老人家的生命。這次雪上加霜的家庭變故,真的讓母親支撐不下去了。為了我們姐弟倆,母親只好嫁給了一個來往於香港、重慶之間的富商做外室。後來,香港淪陷,富商遷居美國,母親也隨著到了美國。但大房那邊不歡迎我們一家三口,母親就咬牙離開了他們。雖然開始時富商還能時不時施捨一些,但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唉!這輩子,母親真是嚐盡了人間的悽苦。去世已經快三十年了。”
“魏爺爺是怎麼又活過來的,我爺爺奶奶沒有說過,也許他們也不知道。但我奶奶說過魏爺爺從我爺爺奶奶成親後不久,就離開了葫蘆峪,直到解放了才又回到葫蘆峪。這十年間,魏爺爺應該是去找過你們。”柱子說著,把魏爺爺的軍用挎包送到姑姑的手邊。“這是爺爺留下的,本來有七根金條,在我修南山水庫的時候用了六根,實在不好意思。”柱子難為情地漲紅了臉。
“這本來就是老人家留給你的,這就是你的東西。”馮有年以為包內只是一根金條。
“這是魏爺爺留下的所有的東西了,留個念想吧。”柱子直接替姑姑把東西拿了出來:一個金懷錶,一把軍用匕首,一把勃朗寧手槍,一個彈夾,卻沒有一發子彈。一根金條,五百一十三塊銀圓。
三個人都盯著小圓桌上的東西。“懷錶我留下做個念想,其他的你就留下吧。”姑姑最先作出處理。
“這都是魏爺爺留下的,您和大哥就留下吧。”柱子再次推讓。
馮有年拿起桌上的勃朗寧手槍,仔細地把玩了一番,就對柱子說:“兄弟,咱倆交往也有段時間了,你應該知道大哥對你的情義,再加上咱們兩家這段緣分,還能分得出彼此嗎?咱倆誰也別跟誰客氣,姥爺的遺物咱一人一半,都留個念想。”說著,他拿起那把軍用匕首:“這玩意我不喜歡,還是你留著吧。這把勃朗寧我就收藏了,這根金條和銀元給我母親留一塊,其餘的你我兄弟平分,就這麼定了。”說著,馮有年就要把東西分開給柱子。
“慢著大哥,金條我已經用了六根了,那我就再拿一塊銀元吧,我也真想留個念想。”
馮有年再三推讓,都險些急了,但柱子堅決不從,也就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