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絲線(第2/2 頁)
步……”
人家的歌曲寫得深情、扣人心絃是一回事,只是,如果聽者心思遲鈍,麻木了,又能聽出什麼呢?這風志軒,在感同身受、共情共鳴這方面,確實有過人之處!說得簡單一點,在那種時候,他就覺得,這樣的一首歌,就像是專門為自己而寫的……
“這首歌很深情,我也很喜歡。”我儘量把話說得籠統些。
“甚至,這首歌,還包含哲理。”他加了這樣一句。
“哦,包含著哪些哲理呢?”我好奇地問道。
“就說那一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至少也能提醒人們,不要將世界簡單化、片面化,世界是立體的、多面的、豐富多彩的。那種將世界、人生標籤化的說法與做法,都是不全面的,經不起推敲的……”他這樣回應著。
要說哲學,一向以枯燥、晦澀著稱,我倒不怎麼感興趣。聽他這樣一說,我倒是覺得,原來,哲學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他呢,由一首人們習以為常的歌曲之中,也能夠聽出哲學來,確實不容小覷。
“哦,齊秦能夠有如今的成就,也離不開他姐姐……”想了一下,我轉了這樣一個話題。
“他,他的姐姐……”風志軒喃喃低語著。
看著他那有點懵懂、迷惘的神情,我想起來了:對於齊豫,他不一定很熟悉。或許,他會唱《橄欖樹》,卻未必知曉,這《橄欖樹》的首唱者,就是齊豫。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他。畢竟,他花在課外閱讀的時間不算太少,只是,對於文學哲學之類的資訊,花去了他太多的時間,對於一些明星,就知之不多,或是不甚瞭解了。
“算了吧,以後有時間,你,你再去了解一下。”我這樣岔開話題。
“時間,總是有限的,”他這樣回應著,“有時候,由於某些方面的原因,對於一些事情,我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這,這也實屬正常。”我順勢說道。
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和歌聲有關的故事,大概就是這些了吧?
他是一個住校生,又有點書蟲的樣子,對此,我還何必奢求太多呢?畢竟,對於他來說,讀好“聖賢書”,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那些明星綜藝什麼的,就像是學習複習之餘的點綴,知與不知,都無傷大雅嘛。說起來,歌曲中的“歸期”一詞,應該是源自這樣的詩句: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那麼,風志軒唱這首歌時,那麼深情動人的,他是否也會想著某個人的“歸期”呢?像這樣一個傍晚,我是要離開學校,返回家裡去的。而他呢,一般情況之下,每個月才回一次家。對他來說,複習備考,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容有失。於是,這樣一個週末的傍晚,換作一般的內宿生,在晚飯之後,也想著到外面放鬆一下,調節一下。而他呢,依然是下意識地來到教室,他就想著,先看一下書吧。再過一段時間,再到外面走走。
那紛飛的下雨,讓他一時頗有所感,於是,要到教室裡走一趟的我,恰巧就聽到了他的歌聲。他的世界,未必就全是書山題海,他也想著唱一下歌,調節一下。我所說的“姐姐”一詞,他是不是能聽到心裡去呢?
要說“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確實也不是信口開河。對於未來,對於明天,對於那最為關鍵的一場考試,我們的把握,又有多大呢?
風志軒很清醒,於是,不管外面如何颳風下雨,他所想的第一件事情,似乎永遠都是:讀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