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問題逐個解決(第1/2 頁)
在飯桌上,南易的廚藝卻是了得,把雙方都吃得非常滿意,酒過三巡後,李峰也與副市長搭上話,關於市裡的疑慮和考慮,李峰表示理解,不過他這邊也是部裡的任務,如果就這樣一直不撥款下來,無疑是掐住了新廠的大動脈,經過一番爭取,對方答應回去研究,但暗地裡要李峰這邊表示一下,李峰立即答應。
之後的流程很快了,錢分了三次撥下來;緊接著是招工問題,李峰打算學以前一樣,打算招退伍軍人,因為軍人好管理,紀律嚴明和服從性強,至於技術工人,李峰發了電報給李懷德,希望他能夠安排一些熟練工人過來當師傅,幫忙先把新招的工人培養起來。
其次李峰採用流水線生產模式,這樣可以太注重工人的教育和技術水平,而且工作中也不需要過多溝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流水線的分工使工人的工作更加專業化,專業化分工可以提高技能水平,從而提高效率和促進生產技術的進步,而精密的加工則由那些借來的技術工暫時幫忙,等以後新人成長起來後。
但這些都需要時間,之後就是裝置,李峰暗中從空間裡召喚出十個人,先安排他們到各流水線上工,然後再慢慢脫穎而出,接著設計和改良破舊裝置。
三個月後,新廠正式改名叫第三鍛造廠,目前只有2個鍛造車間、3個機械加工車間和1個熱處理車間,李峰還特地邀請部裡領導及津門市領導過來參觀。
期間李峰跑了好幾家單位工廠,也邀請他們到廠裡參觀,他們對於李峰這套生產流水線的模式非常感興趣,李峰也讓人整理資料,上交部裡及各級單位,為此李峰贏得了不少訂單,但若要像紅星軋鋼廠那樣,還是任重道遠。
另外李峰也提供不少輕鬆、無關緊要的後勤崗位名額給津門市,讓不少領導親戚進到廠裡上班,把他們跟廠的利益捆綁在一塊。
只是,一些人發現鍛造廠有些貓膩,他們的後勤非常棒,工人福利待遇也高;這是因為李峰認為張輝抓生產管理比自己有經驗,於是,兩人之間的工作做了細微調整,由張輝繼續管理廠裡生產和建設,李峰則是負責老本行,管理後勤,沒有外行人的亂指揮,張輝的能力得到發揮,加上他本身是從一廠調過來的,對於一廠的技術人才非常熟悉,先後借了不少人才來廠指導技術,做為交流,李峰也貢獻不少肉類和糧食,為一廠提供伙食保障。
而貓膩裡第一的就是李峰的採購能力,幾乎沒有人查得到他是透過什麼渠道、辦法才能弄來源源不絕的物資,也有人暗中跟蹤調查,但一無所獲。
第二是工人時不時出現人才,這些自學成才的工人總能做出驚人的表現,無論是拆解、更換或者翻修,還是改良和設計,都大大地提高了生產速度,幾乎可以說第三鍛造廠是一天一個變化。
有了這些關係和表現,李峰向市裡提出的申請,很多都被透過,例如為了解決工人住房問題,李峰特地向市裡申請一塊地,用於建宿舍樓,當初的筒子樓視作為領導、幹部樓,現在工人都可以住上,四棟筒子樓裡有三棟做為宿舍樓,另外一棟則做為福利房,用來獎勵有傑出貢獻的工人。
這一訊息傳出來,喜得工人無比開心,因為這棟福利樓有8層高,一共有32間房,都是帶廚衛的公寓房,不像宿舍樓,也是8層高,但一層16戶,每層只有公共廁所和廚房。
李峰也首次採用評分和投票,首先是讓工人之間相互打分,然後再進行投票選出,最後再由領導們進行評分分出名次,這個名次決定了工人選房的次序。
這一系列的舉措大大振奮了工人的熱情,為了能夠早日拿到房,鼓足了幹勁去幹活。
李峰在津門這邊幹事業,四九城裡也發生許多事,王大他們透過空間,向李峰無時差地彙報情況。
自從李繼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