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5 頁)
從翰林走出來,身份也符合。不過歷經甘省弊案一事,所有人都沒想到李廉還能有再做考官。
這一次,所有人都知道,李廉聖眷正濃。
李家十分熱鬧,李衍也露出笑顏。
可以說,這是皇帝和太子對李衍變相的補償。
若是說去年是李家的禍年,那麼今年便是李家的福年。
李廉參與會試就是一種榮耀,過了幾月,進京參加會試的三個李家舉子中了兩個,雖然一個是二等,一個是同進士,可是在這個八十都難考中秀才的社會來說,這無疑是一樁極其幸運的事。
兩個新科進士因為名次靠後,李廉想法子為其謀了兩個知縣的實缺,將其送出了京城。
到了四月,賈府傳來李紈生子的訊息。
洗三那天,就是楊氏身子不好,也強撐著過去了。
李衍在這一天都有些心不在焉,唯恐賈家人欺負了楊氏去。終究是李衍擔心太多,現在的賈府可以說是賈母在管家,王夫人每日都要去佛堂修養大半天,加上李廉被選同考官一事,賈家雖然疏離,但是該有的禮數還是全了。
楊氏回到家裡,李衍就去了她的院子。
楊氏的精神頭不錯,看來沒受什麼委屈。
“大姐姐可好?”
楊氏道:“精神頭不錯,算是順產。”
李衍點點頭,道:“以後得閒了,多派人給大姐姐送些貼己。”
楊氏明白,她到底是內宅中人,比起李衍還要周全許多。
“會注意的。”
李衍又問道:“大侄子怎麼樣?可得了名字?”
楊氏低聲答道:“好在你姐姐和姐夫恩愛,這名字一早定下了,取名賈蘭。蘭哥兒長的好,很是康健,你姐姐總算也有了一個依靠。”說到後來,楊氏終究忍不住掉眼淚。
李衍沉默不語,這年代的女人有了子嗣,的確就相當於有了依靠。確如楊氏所說,幸好賈珠早早娶了名,否則按照規矩在滿週歲取名,大姐姐那般處境被人忘了也說不定。
若是耽誤了入族譜,這更是一件大事。
如今名字早早定下,只需送上一份禮去寧國公府,賈蘭便確立了宗族的身份。見楊氏還在感懷,李衍安慰了楊氏好一會兒,才回了自己的致學齋。
自此以後,李衍在學業上更辛苦幾分。
李衍縣試
日子悄然而過;轉眼間三年過去。
李衍十四歲生日,便是童子試的第一關縣試。李衍報考的地方不是李家的家鄉;而是直接在京城參考。
在古代的科舉中;童子試是科舉的第一關卡,它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透過縣試後進行由各府的官員主持的府試。
這透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童生”;然後可以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
院試透過才能成為一名秀才,才有參加鄉試考取舉人的權利。
考試流程複雜;而且並非人人都可以參加考試。
就如童子一試的縣試;其需要一位本地童生,去縣衙禮房報告;填寫姓名、籍貫、年歲、三代履歷;然後取得本地廩生推薦保證;再由縣令派人進行審查是否冒籍,匿喪,或者倡優皂隸的子孫才算有了資格。
在這樣層層把關,若是沒有一些關係讓人擔保,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到了鄉試和會試,能夠有資格的基本是秀才/舉人的三分之一,而且需要的保舉不再只是廩生,而是官員。
李衍是官宦子弟,所以在這一步上完全不用費心。
就在三日前,李家便派人穩妥的辦好。
京城繁華,但是京城縣令就比較尷尬了,因為這京城裡隨便砸下一個貴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