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2/3 頁)
學家陳夢家透過對古文獻研究後認為:&ldo;湯滅夏以至於受&rdo;可能是引述《紀年》者所加的說明,《紀年》原文可能如《通鑑外紀》注所引,是&ldo;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rdo;。自湯數至文丁(文王受命)是29王,沒有帝乙、帝辛。據&ldo;工程&rdo;專題人員常玉芝等學者對晚商祀譜的排比,帝辛在位30年(公元前1075‐前1046年),帝乙在位26年,二王共在位56年,故商代總積年當為496+56=552年(含1046),若將伐桀之年計入,則為553年。也有學者認為&ldo;湯滅夏以至於受&rdo;可能是指從湯至帝辛即位,29王不包括未立而卒的太丁和帝辛。如是,則商積年為496+30(帝辛在位年數)=526年。《鬻子》記載的576年與553年接近,《左傳》所說的&ldo;載祀六百&rdo;可理解為約數。
專家們認為,可以用於&ldo;工程&rdo;的商代積年有三說較可信,一為《鬻子》的576年說,二為古本《竹書紀年》記載、陳夢家解釋的552年說,三為另一種解釋的526年說。由於&ldo;工程&rdo;已從&ldo;武王克商研究&rdo;這一課題的成果中,選定周武王滅商之年為公元前1046年,那麼以這個數字為定點,分別上推三說的商代積年,可得到公元前1622年、公元前1598年和公元前1572年三個數字。根據此前對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始建年代的14c測年研究,已得結果為公元前1600‐前1560年之間,這個時間段與以上三說基本吻合。有鑑於此,工程首席科學家研究決定,商的始年就在這個框架中取捨,並首選公元前1598年。為取整數,定為公元前1600年。
第五章 商代早期文明(8)
公元前1600年作為夏商分界之年,在回答了前面已經敘述為什麼夏代始年定為公元前2070年(1600年加夏代積年471年,取整數為2070年)。同時,也有一個關鍵的數字需要交待,這就是建立商代始年基點的歷史上著名的武王克商之年‐‐公元前1046年。可以說在整個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如果武王克商,也就是說商朝滅亡、周朝建立的這個至關重要的定點得不到建立和確定,夏商的年代學體系就不可能較準確地建立起來。當然,在武王克商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發生之前,有關商代後期的歷史脈絡和各王年代還是要先行說明的。這就面臨著要解開又一個歷史年代學之謎,即歷史上著名的盤庚遷殷事件到底發生於何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