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5 頁)
爭,農村經濟破壞,農民生活困難,負擔很重,籌集軍糧確實不易。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他不顧自己年邁力衰,親自耕種。在他的帶動下,官兵在休戰時,一邊訓練,一邊參加農業勞動。*時期,他的駐地豐收的莊稼到處可見。
郭子儀不僅得軍心民心,事奉聖上也很忠心勤謹。無論是手握強兵,還是方臨戎敵,詔命他何時入朝,他從未遲延過。在他被倖臣魚朝恩讒毀,削去兵權後,僕固懷恩率10萬大軍進逼京師,正當用人破敵之急,朝廷恢復和加封他為太尉,分寧、涇原、河西及朔方招撫觀察使,關內河東副元帥,中書令等一系列虛職和實職。郭子儀從不把打仗破敵當作升官發財的敲門磚,他堅決要求辭去太尉之職,只保留招撫觀察使一職即可。他上奏說,自兵亂以來,綱紀破壞,時下與人比高低、爭權勢已成風尚流行,他希望朝中興行禮讓,就由自己開始實現。他還說,自己早巳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懼怕盈滿之患。等到秩序安定,僕固懷恩被擒,往昔的官爵決心一無所受。經過他再三懇讓,才辭掉了太尉之職。但這位四朝柱石,衛國功臣,理應受到寵遇。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為“尚父”。他既富貴而且長壽,後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員。孫子有數十人之多,當孫子來問安,他都無法分辨誰是誰,只是頷首而已。有一齣戲《打金枝》,反映了他家興旺熱鬧的場面。戲的故事是,郭子儀70大壽,全家的人全來拜壽,只有他的六兒媳昇平公主沒到。兒子郭曖氣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葉,還斥責道:“你依仗皇父就不來拜壽,我父還不願意當皇帝呢!”郭子儀知道兒子打了“金枝”以後,帶著兒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請罪。代宗對郭子儀說:“兒女閨房瑣事,何必計較,老大*作耳聾,當沒聽見這回事算了。”郭子儀謝過皇恩,回家後把兒子痛打一頓,小兩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儀以85歲的高齡辭世。德宗沉痛悲悼,廢朝5日,下詔書高度評價和追念他。按律令規定一品官墳墓高1丈8尺,特下詔給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弔唁,皇帝還到安福門臨哭送行。生前死後,哀榮始終。
郭子儀深通“象比”之術,所以他始終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使那些奸佞小人無懈可擊,這些最高境界的處世哲學,在郭子儀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他能夠富貴終身。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屙金子的石牛
屙金子的石牛
春秋戰國時期,位於四川的蜀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很是富庶。離它不遠的秦國早就對這塊富饒的土地垂涎三尺,想要把它劃歸自己所有。可是通往蜀國的道路非常險峻,有陡峭的懸崖絕壁和萬丈深谷隔在路途上,一跌下去就會摔個粉身碎骨,進軍的路線無法暢通,任憑秦國虎視眈眈,可一時也無可奈何。
蜀國的國君生性貪婪,總是大肆搜刮民間財富來滿足自己對金錢的貪慾,有時甚至不惜一切代價。秦國的國王秦惠王從派去探聽訊息的人口中得知了蜀王的性情,覺得有機可乘。苦苦思索了很久以後,秦惠王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
秦惠王命令工匠打造雕刻了一頭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後面放了好多金銀綢緞,放出訊息說這頭石牛會“屙金子”。
蜀國的探子把關於這頭屙金子的名牛的奇聞告訴了蜀王,蜀王聽了羨慕得不得了,暗道:要是我有這麼一頭石牛,天天給我屙金子,那該有多好啊!正在這時候,秦國的使者來了,他向蜀王說:“秦惠王為了表示秦蜀友好的誠意,決定把會屙金子的石牛送給蜀王。”
蜀王大喜過望,他聽使者說石牛的身形巨大,要從秦國運到蜀國來恐怕很不方便,急忙保證說:“這個不成問題,貴國國君既然肯把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