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頁)
飛出來的金鳳凰,是他們的得意門生。他不只學業成績好,而且思想進步,是從事工人運動的骨幹。後經崎嶇舉薦,又到黃埔軍校學習,北伐中能勇猛衝鋒陷陣,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後來雖違心地追隨蔣介石圍剿革命,可他往往怠惰消極,曾一度受到降職處分。在抗日戰爭中他屢立奇功,升任少將師長。戰後蔣介石發動內戰,曹政決心與蔣氏分道揚鑣,歸隱田園。他也不滿意父親的做法,於是便在遠離老家的白浪湖,選址建造廬舍棲息。為了營造廬舍隱士氛圍,曹政僱了四人抬的大轎,親自登門去請老師。老師為了讚揚他不與蔣氏同流合汙的舉動,便欣然答應了。於是才有上面說的題字。後來他又多次請老師到他家做客,**人被反動派追捕時,也常去他家避難。他知道老師有本珍藏的脂硯齋評點的《石頭記》,就提出借給他一讀。老師知道他的人品操節,便借給了他。不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在此時,蔣介石以通共內奸之罪名,秘密逮捕了他。此後曹政與這本書都杳如黃鶴,不見了蹤影。解放後,據可靠的訊息,曹政被抓進重慶白宮館,嚴究其為共軍提供情報的罪名,行將解放時,被秘密槍殺了。
蔣氏逮捕曹政前,開始發出資訊,說是請他出山,另有重用。老師聽到後,即刻去雨蕉軒,想索回這本書,可是走近的時候,遠遠望去,亭前掛的釣竿不見了。他就知道曹政出了事,因為曹政與密友及革命者有約,亭上掛著釣竿,平安無事,否則,就可能遭災。這樣,他就未遂其願,痛失了心愛的學生,也痛失了這本他視為寶貝的書。失卻這本書,一直成為了他的隱恨,特別是長風犧牲以後,他認為這是對烈士的褻瀆,是對黨對人民的極大的犯罪。曹政被抓走後,老師本來想趁熱打鐵,立即去尋找,怎奈gmd特務還秘密守在那裡,企圖抓捕來往的不知情的革命者,因而他無法去。接著是解放、土改,他家曾是一方的財主,去那裡會產生不良影響,又不能去。這樣,當時他去曹宅親自覓書的打算,只能作罷。這些年來,他打聽到土改時,曹政家有一批書散落民間,他幾乎年年都去白浪湖。他想,只要海底仍有針在,他就要千方百計把它撈出來。可是,找來找去,沒有這本書去向的蛛絲馬跡。他想只怕是患有嚴重恐共症的黨國權貴們,把它當作赤色檔案銷燬了。不過他還沒有死心,還懷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心態,期有萬一之得。因此他總是不厭其煩,向學生講述這本曾染著革命烈士鮮血的書的故事,希望學生爭取去浪拍湖工作,希望去浪拍湖工作的學生,不要忘記為他找這本書。
後來尤瑜雖然沒有在昆師完成學業,可老師的懇切的話語,始終銘刻於他心間。這次爭取去白浪湖,除了別的原因之外,為遂老師的心願而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為此,他在來白浪湖之前,去拜別了老師。老師嘉許了他的情志,對他此行給予厚望。老師又向他描述了雨蕉軒、凝幽亭的景象,交代了一些找人找物的細節。殷殷切盼之情,溢於言表,他又怎麼能拂逆老師的意願,輕易放棄找書的事?他到白浪湖完小後,第一件事,就是打聽去南河口、覓雨蕉軒的途徑。可學校老師多為外地人,對此茫然無知,就是有個別是本地人,也很年輕,按他們的說法,對舊社會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一無所知。問起蕭陶來,他們誰也不認識。倒是南河口,他們雖未去過,卻略知所在。因此他就循著他們指點的方向去找。原來想,只有幾里路,按老百姓的俗話說的,就那麼一個腳跡凼,要找個什麼東西,那不是罈子裡抓烏龜,手去便能抓到。沒想到自己會因此自己在雨中淋,泥裡滾,顛來倒去,弄得如此狼狽!好在事情竟這麼湊巧,現在總算找到了屋,而且這屋的主人,就是自己的好友蕭陶的父親。他相信,再仔細搜尋,那本書一定能夠找到。
尤瑜放縱的思想野馬漫天馳騁了一通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