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也很多,比如劍法的入門介紹至少有幾十本是不同作者的修訂和撰寫,看著人不僅眼花繚亂,讓觀書的人不知道選擇哪一本來觀看。
江夕略微掃視了一番,發現一樓的書籍大多是國教規定的能用到科考考試內容內的文學書籍,詩詞歌賦,大家文章,只有很少部分與修行有關,但因為藏書樓一樓房間的面積很大,那些少量與修行有關的書籍也有很多。
江夕很是隨意的從書架上取了一本詞集,看到書本上那位詞作大家,很是欣慰,然後他翻開書本的扉頁,看到了關於這位詞人的介紹,細細讀了一下,確認已經讀懂了這段簡歷,翻開了書本的第一頁,看到那些用行楷黑字寫下的詞作,忽然發現這些文字是這樣的清晰,卻又是霧一樣的模糊,他發現這樣的情景他幾天前曾經經歷過。
本書源自看書罔
。。。
 ;。。。 ; ; 於是眾人遲疑片刻,便抬步向石階平臺上的藏書樓行去,眾人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吵鬧,沒有爭先恐後跑向門口,很有秩序的緩慢行進,按理說在之前的重重誘惑下,很多人都有按捺不住的欲。望,此時卻這般井然有序,絲毫不像吃食的雞群。
雖說沒有這樣太明顯的動作,但可以很清晰感覺到每個人心中的那種緊張急迫的心情,胸膛下那顆平靜的心臟絕對會比平時跳動的快很多。
江夕和木鈺一起很適合的排進了入藏書樓的隊伍,步伐輕盈,但難免帶著一絲沉重的期望,踏在青白色的石階上,被午後的斜陽輕輕籠罩,卻別有一絲溫暖,看著如此高大雄偉如宮殿的藏書樓,門口如大戶人家的大門一樣,寬闊足夠幾人並排通行,但卻沒有那種硃紅大漆,相反卻映著古樸的青黑之感,門口寫著藏書樓三字的牌匾,字跡蒼勁猶若蒼龍飛舞,最令人深刻的是有股濃濃的古樸之感,江夕猜這塊匾的歷史只怕是有幾百年之久,不由心生一股敬佩之感。
但有一點江夕察覺到,藏書樓的門檻比平常的要略高一點,若是抬腿的高度低一點,怕是要會絆倒,江夕暗想這大概是書院在隱隱提醒觀書的人們。
入樓便是一條很短小的通道,光亮至極,沒有什麼微暗的感覺,前方書櫃的通道便清晰可見,通道盡處便迎來一大片的光亮,不知為何一樓樓層高度根本不符合常規的樓閣建築,相當於平常兩個樓層的高度,書架的高度也有幾人高,一直延伸到樓層的後方,就像邊境抵禦外敵的城牆,看不到有絲毫的遲滯,江夕所處的位置便是臨東窗的書架前緣,臨窗的窗戶大開,外面的天光不留餘地的洩了進來,照在那些整齊的桌椅上沒有給人刺眼的折射,這便是在樓中觀書者的閱讀的地方。
從一樓頂層矗立而下的幾根大柱子,幾人拉著手環抱怕也是不及,行間的書架有兩人高,被分成許多小的格子,格子間放的盡是書籍,那些書籍和書架的木黃色相映襯,透露出雪白的色彩,讓人眼花繚亂。
不知是誰當初設計的這些,每個細節都能透露出人性化的亮點,書架的寬度比平常寬很多,每行的書架寬度有兩張條桌的長度那樣寬,接近兩人高的書架有著折線式的木梯結合,閱讀者不用擔心取書看書的煩擾,這樣高的書架頂端上橫架的還是一排排書架,這樣的設計讓江夕咂舌稱讚,心想今日果然是大開眼界。
沒有見到那位中年教授,江夕掃視發現靠窗的邊緣處坐著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老人捲袖微低著頭蜷縮在座椅上,很明顯是睡著了,進來這般多的學生絲毫沒有影響到老人的睡眠,仍然無動於衷,老人面前的書桌上放著一疊疊比較老舊的書本,江夕猜想這應該是藏書樓一樓的管理員或者執事,負責藏書樓一樓的書籍管理。
眾人看著這絲毫沒有人引薦的藏書樓,都紛紛散開,各自尋找著各自要尋找的書籍,只是一盞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