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頁)
逃不脫中國帝王這種聰昏週期率的。
他的親征高麗,無功而返,他的繼承之懼,宮廷不安,他的大興土木,營建浩繁,他的猜疑排斥,冤假錯案,也是已露端倪的由聰而昏的轉變開始。所以,在我國封建社會中,第一類,和第二類的帝王,幾佔總數百分之九十。第三類帝王約佔剩下的百分之十。從唐德宗與陸贄的始末全過程來看,其實,正是帝王聰昏週期率表現得最典型的一個例證。
應該說,當年在###安祿山、史思明叛軍時,李適曾為天下兵馬元帥,還是相當有銳氣和有朝氣的。所以平亂以後,代宗因其功拜尚書令。繼位之始,也曾經勵精圖治,革舊布新,時局為之一振。《舊唐書》對他這一階段的表現,持非常肯定的態度。
“德宗皇帝初總萬機,勵精冶道。思政若渴,視民如傷。凝旒延納於讜言,側度思求於多士。其始也,去無名之費,罷不急之官;出永巷之嬪嬙,放文單之馴象;減太官之膳,誡服玩之奢;解鷹犬而放伶倫,止榷酤而絕貢奉。百神鹹秩,五典克從,御正殿而策賢良,輟廷臣而治畿甸。此皆前王之能事,有國之大猷,率是而行,夫何敢議?”
然而,這樣的英明,維持不了多久。由於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帝王家系的退化程度,要甚於常人,也是必然的結果。
一、太過優渥的物質生活;
()好看的txt電子書
二、太過消耗的性事活動;
三、太過緊張的宮廷鬥爭;
四、太過狹窄的精神世界。
這四“太”,造成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智商、體能、行為力、適應力的加速度消耗而呈下降趨勢。所以中國出現那麼眾多的弱智、白痴,呆傻兒式的皇帝,是一點也不奇怪的。正如一塊土地,肥力耗竭殆盡,還能指望長出什麼好莊稼來嗎?一般來說,每朝的開國之主,其聰昏週期率的間距,可能拉得時間長一點,因為那時的地力尚可,而隨後的繼承者,則是黃鼠狼下豆鼠子,一代不如一代,很快就會不成氣候了。
李適為唐第十代皇帝,試想一下,古人說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你都第十世了,不斬何待?姑且把李世民視作百分之百的英主,從公元七世紀初到公元八世紀末,十代過去,二百年過去,嗚呼,這個源自突厥人種的隴西李氏豪強家族,那血管裡的英主基因,還有幾許能在李適身上殘存下來?
帝王的聰昏週期率(4)
宋人錢易在其《南部新書》裡,這樣描寫李適的由聰而昏的周折:“裴延齡嘗放言德皇曰:‘陛下自有本分錢物,用之不竭。’上驚曰:‘何為本分錢?’延齡曰:‘準天下貢賦,常分為三,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今奉九廟,與鴻臚,供蕃使,曾不用一分錢,而陛下御膳之餘,其數極多,皆陛下本分錢也。’上曰:‘此經義,人總未曾言。’自茲有意相好邪矣。”
其實,作天真無知狀,作如夢初醒狀,作頭一回聽說狀,李適純粹是裝孫子。早在流亡逃竄期間,他這搜刮民脂民膏的劣根性,就露出狐狸尾巴來了。“初,德宗倉皇出幸,府藏委棄,凝冽之際,士眾多寒,服御之外,無尺縑丈帛,及賊泚解圍,諸藩供奉繼至,乃於奉天(即乾縣)行在,儲貢物於廊下,仍題曰‘瓊林’、‘大盈’二庫名。”
陸贄在巡視行宮時,發現了這種不成體統的事情,趕緊對這位皇帝進諫:“臣下昨天看見行營廊下,出現‘瓊林’、‘大盈’庫名,把微臣嚇了一跳。這兩個庫名,陛下也當了解,是玄宗皇帝當年為其藏庫題寫。結果,開元盛世,毀於一旦,就敗於這既失民心,更失軍心的私念上啊!陛下把諸道貢獻的金銀財寶,糧食衣料,私藏在此,供自己吃用。而你怎麼不想一想,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為你賣命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