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5 頁)
飲而盡。喝了之後,他覺得味道有點兒不對勁,於是便問店主的兒子:“這水也沒開,茶也沒味兒。”小掌櫃說:“老爺,茶,還是天天為您準備的上等龍井;水,還是撲騰撲騰泛沸花的開水,怎麼能沒味兒呢?”一連好幾天,這個小店的茶水味道都沒有變化,縣太爺便不再來了。於是小茶館又恢復了往日的興旺。老掌櫃便問兒子:“縣老爺為什麼不來了?”兒子機靈地一笑,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原來,縣太爺喝的是不開的茶水,怪不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 想看書來
名詞雜談(25)
從那時候起,這句話就跟這個故事一樣,四下傳開了,越傳越遠。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的意思就是接受了別人的好處,吃了別人的東西,辦事時便會感覺理虧而給予照顧、有所偏私。句中的“短”字是由其本義缺點、短處引申出來的“理不直,氣不壯”的意思。
春秋時期,魯國的相國由公儀休擔任。他這個人別的嗜好沒有,就是特別喜歡吃魚,於是那些想要巴結他的人便不斷地送魚給他。但是公儀休對於他們的饋贈一概不接受。他家裡面的傭人便問他:“先生十分喜歡吃魚,但是您為什麼不接受別人的獻禮?”公儀休義正詞嚴地說:“正因為我喜愛吃魚,所以才不接受他們的饋贈。如果我接受了別人的魚,在以後的辦事過程之中一定要遷就別人,這樣就會歪曲法律,執法犯法就有被罷黜的危險。如果我的宰相被罷免,即使再喜愛吃魚,這些人也一定不會送魚給我了;而我自己也沒有能力去買魚了。如果我不受魚,就不會徇私枉法,這樣就不會被免職,不免職,即使愛魚的嗜好一輩子不變,也能長期靠自己的薪俸來買魚吃。”這些話說得很實在也很在理。
這就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的出處。
“宰相肚裡能撐船”是怎麼來的?
“宰相肚裡能撐船”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寬宏大量。這個成語的出現還和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有很大關聯呢!
相傳,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婚姻一直不美滿,喪偶、再娶、又離異。為此,他感慨良多,作七絕以抒發心底的惆悵:
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
不得春風花不發,花開又被風吹落。
他中年喪偶後,曾一度不想再娶,後經人撮合,娶一妾名姣娘,但是並沒有把她扶為正室。姣娘出身名門,十分聰慧,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精,是一個色藝雙全的才女。婚後,王安石身為宰相,又忙於革新變法,故淡於夫妻生活,令姣娘十分寂寞。姣娘正當妙齡,空對日月,日子一長便耐不住寂寞與家中的一名年歲相仿的僕人勾搭成奸。這事傳到了王安石的耳裡,王安石很生氣,有心訓斥姣娘,法辦僕人,但又苦於無憑證。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姣娘與僕人在屋內*,當時王安石在門外,裡面不時傳來姣孃的浪笑之聲。當時情況下,王安石忍住了自己的憤怒,他也怕自己的家醜外揚,於是他假裝在離屋子很遠的地方發生聲音(其實是故意用一個竹竿把樹上的烏鴉驚走了),以便讓屋內偷情之人得悉。果不其然,屋裡面的男的從後窗逃跑了。事後,王安石假裝沒事,仍與姣娘談笑自如。過了幾天,正是中秋之夜,王安石便想借著過節規勸一下姣娘,讓她老實安分點。於是王安石便寫給她一首詩:
日出東來還轉東,烏鴉不叫竹竿捅。
鮮花摟著棉蠶睡,撇下乾薑門外聽。
姣娘是個絕頂聰明之人,很快就品出了詩中的含義。她其實早不想這麼生活下去了,於是她便回信給王安石道:
日出東來轉正南,你說這話過半年。
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裡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