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眾裡尋他千百度(第1/2 頁)
元宵當日,本是上元佳節,乃道教所奉“三官大帝”之一的上元天官誕辰。相傳每逢正月十五,天官便降身凡界,校人罪福,謂之“天官賜福”。武帝時,有方士謬忌奏請祭祀“太一”(東皇太一),武帝猶信鬼神,便於上元之日,祭祀南郊明堂,詔令天下百姓不論士族、庶民者皆於當日點燈門前,又令執金吾鬆弛宵禁,以便百姓觀燈。於是,司馬遷將上元作為民間節日,編入《太初曆》。又因正稱元,夜稱宵,故名元宵。不過東漢以後,執金吾權柄漸消,已不掌宵禁。想到這裡,羊安不禁暗自慶幸。
卻聞身旁伏均道:“再行不遠便是白馬寺了。”
羊安疑惑道:“說好看燈,怎又想著要去那白馬寺?”
伏均答道:“今日白馬寺有一場經辯,咱自然要去瞧瞧熱鬧?”
羊安更加不解,問道:“哦?是甚經辯?”
伏均回到:“經辯自然是辯論經書,至於所辯何事,我哪裡曉得?只曉得是一群道士對著一群僧人。”
不待羊安再問,卻見一旁伏雅輕搖羽扇笑著補充到:“自永平年間佛家東傳,明帝為弘揚佛法,每年今日,便請佛道二家,在這白馬寺中開壇論道,久而久之以為成例。”
羊安聞言,心道:白馬寺本為安置遠來傳道天竺僧侶,卻不知還有此等用處。不過佛道我皆無興趣,又不甚了了,此去怕多是逢場竿木,純湊熱鬧。
正思索間,卻聞羊衜問道:“三郎,怎不請蔡家娘子同來?”
羊安於是回到:“先生言其二人已有婚約,卻是不便拋頭露面。”心裡卻誹腹:又非年少,我這兩個未過門的媳婦兒混在你們一群大男人身邊,成何體統?
伏雅見言及蔡家姐妹,道:“久聞蔡博士有二女,明經史,通音律,這才子佳人,倒與叔興般配。”
羊安只道“過獎”,卻不料伏均那小子口不擇言道:“固然是風華絕代,可這姿色嘛,卻是平平無奇,何況那蔡琰性剛烈,叔興往後這日子怕也不好過。”
伏雅不禁偷瞄一眼羊安,只見其臉上一陣尷尬,忙對伏均道:“你又幾時見過蔡家娘子,休要在此胡言。既出名門,豈能不知這夫為妻綱之理?叔興又何來難過一說?”說罷他又不停朝伏均使眼色。
誰料伏均愣是沒會意,又道:“兄長有所不知,前幾日與叔興一同拜會蔡博士,倒是有幸得見二位娘子……”
他話未說完,伏德終於看不下去,打斷道:“三郎,人後莫言是非。”伏均這才瞧眼羊安臉色,忙將話題打住。
本來嘛,男人在一起聊天,逃不脫時政、女人二事,羊安早習以為常,對伏均這般有嘴無心也是瞭然於心,自然不會怪罪於他。然被人當面談論未婚妻長相,終究還是會有些不悅。在他看來,那蔡家姐妹雖說不上傾國傾城,卻也能稱得上天生麗質。更何況在這個年代,出身富貴、常習書經的女子本就比尋常人多一份典雅氣質。卻是不知到底是那伏均眼光獨到,還是另有隱情。
話說兩家兄弟六人談笑間,不覺已至白馬寺。卻見寺內外人山人海,門庭若市,眾人於是擠進人群,待尋了個好位置,羊安這才驚覺彼此失散,忙又環顧四周,稍作張望,未有發現,便放棄了尋人的念頭。索性既來之則安之,一門心思看起經辯來。
說實話,此時的佛、道經法晦澀難懂,羊安並聽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就前世的經驗來說,羊安以為佛、道其實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闡述世間法則及處世之道。而兩者唯一不同,怕便是道修己身,佛渡眾生。
羊安不禁又聯想起他曾經身處的那個時代,宗教常為人詬病。但歸根結底,宗教本身並無過錯,錯的只是傳播宗教的人。人若身不正,念不純,那他傳播出來的宗教自然也就變了味道。
想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