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各種臨時老師當了無數。如果說老師就是教給別人知識的人的話,那我從3歲到現在,可以說沒有一天不是在“誨人不倦”中度過的。我當老師的秘訣用一句話就可概括,叫做“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是“好為人師”,兩個基本點是“不求為人師表”和“人人是我師”。 我從小好為人師,見人有錯誤就指出,見人有疑惑就指點。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中說:“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我錯誤地理解了偉大領袖的話,把“誰向我們指出都行”理解為“我們向誰指出都行”,結果到處碰壁,吃盡苦頭。小時候,我向父母指出,得到的是辱罵和毒打;我向老師指出,得到的是嘲笑和批判。長大後,我向領導指出,得到的是什麼,中國人都知道。這些我都不在乎,最最笨蛋的是,我竟然膽敢向每一個女朋友指出。結果在我短暫的戀愛史上,有三個女朋友因為我指出她們的錯別字而憤然離去。但是我本性難改,不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告訴別人就渾身難受。所以要說“我現在怎樣做老師”,中心特點就是,天生酷愛本職工作,最見不得眾生愚昧。敵人若把我抓去,不用嚴刑拷打問我的上級是誰,只要把我上級的名字寫錯,我立刻就會上去改成正確的,並讓他們再默寫一遍。 為了保證“好為人師”這個中心,首先要做到“不求為人師表”。有些老師的最高理想是“為人師表”,這在我看來就是犯了“主題先行”之病。你怎麼能保證自己配得上“師表”呢?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他可沒說“師者,做人之榜樣,生活之楷模也”。把老師的道德標準定得過高,容易導致率相作偽,“師賊”叢生。《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可以給我們深刻的啟示。當然,大多數老師的道德是在水準線之上的,但那是因為這一職業本身是“積德”的職業,有利於人的道德修養,而不是當老師的人天然比別人高尚。我在道德上取與學生平等的態度,你勤奮刻苦,我給你好成績;你敢擾亂課堂,我當場揍你丫的;你認真指出我的錯誤,我請你吃飯;你敢穿三點式來上課,我就告你性騷擾。總之,不當聖人,教和學兩方面都會從道德的壓抑中解脫出來,從而集中精力於知識的傳與承。 既然不用為人師表了,那就可以真正的虛懷若谷,“人人是我師”。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話太驕傲了,喪失了三分之二的學習機會。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他必然知道或者掌握另一個個體所不知不會的某些事物或本事,所以,從每一個人身上多少學點東西,是保證自己能夠永遠“好為人師”的無窮源泉。如果說當老師的應該具備什麼道德的話,我認為就應該具備“人人是我師”這個道德。這個道德既符合老子“知雄守雌”的理論,又與毛主席所提倡的群眾路線相一致。其實用武俠小說裡的話表達出來,就是“北溟神功”。一個人有了北溟神功,但是絕不想當武林盟主(為人師表),而是隻想當一個達摩堂長老(好為人師),這對於我這種中等智力中等運氣的人來說,應該是可以做到的吧? (本文發表後,得到教育界師生頗多讚譽)  
刪改的奧秘(十則)
孔慶東先生一篇文章中批評“北大正充滿了塵垢”,編輯把“北大”改為“社會”。 孔慶東先生一篇文章中稱讚韓國總統金大中先生為民主自由不屈不撓奮鬥幾十年,提到他當年“鬧革命”,編輯把“鬧革命”改為“身處逆境”。我不知什麼時候“鬧革命”成了忌諱,原來為自由而奮鬥屬於“逆境”,而獲得了榮華富貴就是“順境”吧。 有一篇文章批評中學語文教材的某些課文講解得太沉重,舉了《人民英雄紀念碑》這篇課文為例,說《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壓在心上的墳”。很快有大批判文章予以猛轟,該文最偉大之處是去掉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書名號,說原文作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