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利潤高達數百貫(第1/1 頁)
在松州大捷的訊息尚未傳回長安之際,大唐已經開始新一輪計程車兵招募。
大唐的徵兵制度極為嚴謹。參軍者年齡須在十六至二十五歲之間,需能徒步跑十里,能舉起六十斤重物。正是這種嚴格的軍事制度,使得大唐初期的軍隊戰鬥力異常強大。
初唐時期,沿襲前朝的兵制,採用府兵制。府兵制源自北魏時期鮮卑人從軍、漢人務農的政策。
府兵家庭可免賦役,從軍成為鮮卑人的特權,而漢人則從周至兩漢的傳統農兵制度轉變為純粹的農民。這種政策帶有明顯的民族隔離色彩。
到了北周後期,形勢所迫,漢人也開始被招募為府兵。楊堅任北周大丞相時,下令允許西魏受賜鮮卑姓的漢人恢復漢姓,逐漸打破了鮮卑人從軍、漢人務農的規定。
隋文帝在開皇十年,下令府兵全家納入州縣戶籍,從事農耕,士兵雖保留軍籍,但由軍府直接管理。
作為隋朝的繼承者,大唐繼續沿用隋朝的府兵制和科舉制度。大唐崇尚武勇,從軍是大唐人的榮耀,但嚴格的兵員限制使得許多成年男子即便想從軍也難以如願。
如今朝廷重新徵兵,年輕人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各地青年紛紛湧向招募點,接受嚴格的選拔。
隨著朝廷重啟徵兵,眾人皆知朝廷即將對外用兵。唐峰在家賦閒期間,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商業領域的發展上。彷彿一夜之間,他變成了一個商人。
侯爵府每日處理最多的就是與商業貿易相關的事務。為此,唐峰特地僱傭了數十位賬房,清算每日各地的收入和支出。
無論是茶葉、皮革、藥材,還是白酒、玻璃,都是暴利行業。這些產業在長安全面鋪開後,單日利潤就高達數百貫。
郭黠接手的幾家酒樓雖然也有盈利,但與其他產業相比,微不足道。在這個時代,調料尚未普及,大唐的飲食主要以燉煮和燒烤為主。後世華夏人喜愛的炒菜,在這個時代幾乎沒有出現。尤其是味精和醬油這兩種關鍵調料,以及辣椒,都還未在這個時代出現。
味精是在二十世紀由日本人從海帶中發現並利用現代技術提取的,因此在大唐時期無法制造。而醬油實際上在唐朝已經出現,只是尚未被大眾廣泛接受。據史書記載,直到宋代,醬油才被大眾接受,用於烹飪菜餚。至於辣椒,則是在明朝時期從西亞傳入華夏。
然而,大唐與四方國家都有交往,特別是與西域,雙方的貿易十分頻繁。如果他願意尋找,想必能找到辣椒。
有了醬油和辣椒,就能烹飪出全新的菜餚,到時候他旗下的酒樓生意必定火爆。作為一個來自後世的人,他深知餐飲業的利潤豐厚。如果能在大唐的所有城市開設酒樓,不僅能瘋狂斂財,還能透過這些酒樓構建覆蓋整個大唐的情報網路。
“長安城裡有大食的商人嗎?”唐峰找到郭黠問道。
“當然有,而且不少。”郭黠點頭回答。
此時的大唐是東方最強大的國家,而大食則是西方的強國。歷史上,兩國曾在西域有過較量,但那已是唐朝後期的事了。作為東西方的兩大強國,彼此間自然存在交流,尤其是在商業上。
“你派人帶著這兩幅畫去找大食商人,看看他們認不認識這兩種植物。如果他們認識,問問他們能否弄到這兩種植物的種子。”唐峰拿出兩幅自己畫好的畫交給郭黠。
“是。”郭黠接過畫,掃了一眼。一幅畫的是辣椒幼苗,另一幅是花生。
好的菜餚離不開調料,但更離不開優質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