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5 頁)
?又不知此潭深幾丈?”
青年刀客已經手握刀柄。
連軒轅青鋒都察覺到這名日後有望與顧劍棠一較刀法高下的莽夫那股子殺氣。
他認定一事後,從來是直來直往,上徽山牯牛大崗是如此,見到她後亦是。軒轅青鋒對此無可奈何。
中年道士宛若不覺殺機四伏,指了指竹籠野果,給出第一個答案,繼而平靜道:“貧道至今也不知此潭深幾許。”
宋恪禮明面上依舊溫良恭儉,追問道:“敢問道長所釣何物?”
道士絲毫不藏著掖著,以淡然語氣說了個石破天驚的真相:“是一尾大鯢,它曾吞了件器物,貧道想討要回來。”
軒轅青鋒試探性問道:“仙長可是垂釣那大蛟鯢?”
中年道士當真是不諳世情,點頭道:“正是。”
青年刀客冷笑一聲,也是直來直往,即將抽刀,他不出刀則已,一出必見血。也絲毫不在意這裝神弄鬼的道士是否感知到殺意。
我有一刀,天下哪顆頭顱割不得?!
道士輕輕嘆氣,放下竹竿,瞥了眼竹籠,轉頭笑道:“今年釣不成了,剩下幾顆果子,你們不嫌山野果實髒的話,可以充飢解渴。”
宋恪禮笑而不語,紋絲不動。
莫名鬆手的青年刀客大大咧咧座下,抓起野果,先遞給軒轅青鋒,她搖了搖頭,他便直接丟入嘴中,籠中剩下三四顆,也一併吞下。
中年道士笑了笑。
軒轅青鋒問道:“仙長在山中哪座道觀修行?”
道士搖頭道:“孤魂野鬼一般,居無定所,好在偌大一個道教祖庭還容得下貧道。”
宋恪禮冷不丁問道:“小子有一事不解,請道長解惑。”
中年道士點頭道:“請說。”
宋恪禮揮袖坐下,像是要與道士好好坐而論道一番,沉聲道:“家父論及儒釋道三教,曾言佛是黃金道是玉,儒教方是糧食。金玉雖貴,但有它不多,無它亦不少,但世道如人身,一日不可無糧。”
中年道士語調古板地插了一句:“一日無糧其實沒關係,餓不死人。”
軒轅青鋒目瞪口呆,心中大失所望,哪有這般胡攪蠻纏的辯論,原本因道士於深山碧潭垂釣大蛟鯢而生出的神仙氣度,都一掃而空。
刀客哈哈大笑。
宋恪禮養氣功夫不弱,半點不怒。
好在道士附加了一句:“可若是無糧斷炊久了,確實要出事。”
宋恪禮繼續平聲靜氣說道:“家父承認正邪之別,但否認有三教之分,道長以為如何?”
中年道士點頭道:“善。”
宋恪禮臉色凝重了幾分,“可家父忌憚於朝野上下仍未蓋棺定論的王霸義利之爭,只敢公然訴說三教宗旨皆要為萬民謀一條出路,提出修身利人四字,儒偏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算佛,仙差此道不登仙。無論三教,只要常行陰德,忠孝信誠,全於人道,離大道便不遠矣。”
道士微笑道:“君子不立危牆下,這是兩千年前張夫子所言,你父親能有這等眼光魄力,已算不易。貧道竊以為人能修正身心,聚真精真神,自可孕育大才大德。至於根柢何在,是在儒家那邊,是釋門那邊,還是貧道所在的道教這邊,倒也無關痛癢。不過道教既然以道字帶頭,不管百年千年,後人說起,終歸佔了先天優勢。至於那張夫子門生編撰而成的聖賢書,可算是道理講盡,但書生氣難免重了,訂了規矩是好事,也樹起了樊籠。夫子聖賢,毋庸置疑,仰之彌高,可再高的門戶,也有門戶之見,若能早生兩千年,貧道倒要去面對面斗膽說上一句: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
不說宋恪禮與軒轅青鋒,連這輩子就沒碰過書籍的青年刀客都呆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