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5 頁)
國文課,是張愛玲的國文老師。他在學校採取了一些措施,大力修訂中文課程,在圖書館添置中文書報雜誌,獎勵課外閱讀。在作文課上,一改八股教學模式,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空間。他極為欣賞張愛玲的作文《看雲》。 課餘發起組織出版校內的小型文藝刊物《國光》。邀請張愛玲當編者,張愛玲答應投稿。創刊號上有張愛玲的模仿新文藝風格的小說《牛》。後來發表的小說《霸王別姬》被汪宏聲譽為“與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比較,簡直可以說一聲有過之而無不及”。還發表有書評與讀書報告《評》、《讀書報告》,前者評的是聖校女同學張如瑾的作品,後者是林譯小說的評論。
散文《秋雨》發表於 1936 年校刊《鳳藻》上。
1937 年
夏 張愛玲從聖瑪麗亞女校畢業。
兩篇小說評介《無軌列車》與《在黑暗中》在《國光》第 6 期發表。前 者系林疑今著,後者為丁玲的小說。隨筆《論卡通畫之前途》,刊於 1937 年聖校年刊《鳳藻》上。在《鳳藻》上發表的還有英文散文《牧羊者素描》,《心願》。
張愛玲兩首嘲笑兩位男教師的打油詩化名在《國光》上發表,曾引起一場小小的風波。
母親從法國留學歸來。張愛玲常去看望母親,把自己的作文,業餘作品拿給母親看,給母親講自己學校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是聽母親給她講倫敦的雨季,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張愛玲被母親描述的異國風情所迷住,整個的心神都飛到了母親那裡,父親非常不高興,罵她沒有良心。
母親託人找張愛玲的父親談女兒留學的事。張廷重避而不見,不得已,張愛玲便自己向父親提及此事。因為緊張,她像演講般說了一大堆理由,父親極為生氣,說她是受了母親的挑撥,後母乾脆大罵:“你母親離了婚還要干涉你們家的事,既然放不下這裡,為什麼不回來?可惜遲了一步,回來只好做姨太太!”
這年夏天,日本突襲上海,滬戰爆發。張愛玲父親家住蘇州河附近,炮聲不斷,被吵得不能入睡。她徵得父親的同意,搬過去在母親家住了兩週。後母認為張愛玲沒有給她打招呼,無視自己的存在,十分生氣,打了張愛玲一個耳光,張愛玲本能的要還手,被傭人拉住。後母卻喊叫著到父親那告狀,張廷重衝下樓來,對她拳足交加,嘴裡吼道:“你還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張愛玲沒有回手,也不分辯,只感覺頭一會偏到這邊一會偏到那邊,被打倒在地,坐下了,躺下了,父親還揪住她的頭髮一陣踢打。她記住母親的話:“萬一他打你,不要還手,不然,說出去總是你的錯”。
張愛玲年譜簡編(6)
第二天,舅舅與姑姑來替她說情,姑姑與張廷重吵了起來,父親用煙槍把姑姑打傷,眼鏡也被打破,血流不止,舅舅拉著她去醫院,姑姑發誓說:“以後再也不踏進你家的門”。姑姑走後,父親把張愛玲關在樓下的一間空房間裡,除照料她生活的何干外,不需任何人跟她見面,還揚言要用手槍打死她。張愛玲知道父親不會打死她:“不過關幾年,等放我出來的時候已經不是我了。數星期內我已經老了很多年。我把手緊緊捏著陽臺上的木欄杆,彷彿木頭上可以榨出水來。頭上是赫赫的藍天,那時候的天是有聲音的,因為滿天的飛機。我希望有個炸彈掉在我們家,就同他們死在一起我也願意。”
1938年
將近陰曆年,張愛玲逃出父親的家。不久,弟弟張子靜也逃了出來。母親由於沒有能力負擔兩個孩子的教養費,無法收留兒子。張愛玲把自己被父親軟禁的經過寫成英文投到《大美晚報》發表,編輯給她的文章定了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 張廷重看後大為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