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5 頁)
東所用的食品原料天下未必全有也。
粵菜講究隨時序而變化講究清鮮滑嫩脆爽做到夏秋清淡冬春濃郁,如夏秋時節的“八寶鮮蓮冬瓜盅”冬春時時節的“瓦瑞”等。
另粵菜中的“熬湯”也與眾不同,而廣東人敢吃的作風,即有活吃剛生下小老鼠的一道叫“三叫”的名菜為證,你們以後有機會去品嚐一下,哈……。
最後一個名菜是精工細作的蘇揚菜,蘇揚菜是由揚州菜、蘇州菜、南京菜組成的一大菜系,世人簡稱——蘇菜。蘇菜遠在帝堯時代就有了,我國古代第一位見諸經傳的廚師南京的王小余就是蘇菜的代表人物之一。
蘇菜的特點是造料嚴謹因材施技,因時治餚製作精細,蘇菜十分講究刀工,蘇菜的烹調技法亦是獨具特色。
另外在調味上蘇菜講究口味清鮮鹹甜得宜濃而不膩淡面不薄尤其強調本味,注重色彩的調配亦是蘇菜的一大特色。例如:楊州炒飯就是典型一例。
總之,中國四大名菜:魯菜味鹹,川菜味辣,粵菜味淡,蘇菜味甜。這是它們根本的分別,但它們又各雄據一方名揚天下。”
聽青松的長篇大論畫眉三人口水都流出來,畫眉佩服地問青松道:“這四大名菜,你都吃過嗎?”
青松哈哈一笑道:“沒品嚐過怎麼能給你們講的這麼清呢?其實除了四大名菜外,我還品嚐過別的很具有特色風味的菜,不然怎敢稱是半個美食家呢?”
長雁亦是好奇地問道:“是嗎?講講,還有什麼好吃的?”
青松樂道:“首先是孔府菜了,我一說這個菜名,你們就猜出是什麼了對吧!孔府菜是我國最著名的公府名菜,它可以與宮廷菜相媲美,孔府是我國曆史最久也是最大的一個世襲家族,自孔子去世後至今2500餘年傳承77代,一直是中國一個特權家族。
孔子本人就是位美食家對飲食極講究,曾提出過例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獨到見解。
孔府有兩大廚房,分內廚和外廚,分三班工作,一個班7——10人,有廚頭一人及若干名廚擔任具體烹調。孔府菜取料極為廣泛製作極為精細,講究富貴氣和滋補講究造型和菜名寓意。例如滿漢全席、全羊大菜、燕席菜、魚翅席、海參席、便席、如意席等。
清末慈禧大壽時,孔府就由第76代孫孔令貽奉母彭氏命並攜妻陶氏,親往京都向太后進賀孔府菜,令太后大喜。
總之孔府菜以精美兼備富麗典雅著稱,在我國各大菜系中自成一派。
其次就是素菜了,素菜是以植物類菌類為原料製成的菜餚,人們一般都以為素菜起源於寺院,其實不然,據《禮記》記載遠在佛教傳入中國和道教確定前,中國已有素食之說。
我國的素菜形成於漢,發展於魏晉和唐代,在明清時還產生了三個派別:①寺院素食;②宮廷素食;③民間素食。素菜的特點是別具風味有利人體健康選料極廣珍品繁多,模仿葷菜形態逼真口味相近或相似,現品種已有8000種,素菜唯一的缺點就是營養不夠全面,例如鈣在植物中含量就寥寥無幾。若北京的“全素齋”堪稱一絕。
總的來說美食太多了數不勝數。例如歷史上最隆重華貴的首推孔府贈給西太后慶祝六十大壽的兩桌菜,這兩桌菜就價值240兩白銀,有:海碗菜二品、懷碗菜四品、片盤二品、雞絲滷麵、大碗菜四品、喋菜六品、餑餑二品、中碗菜四品、克食二桌,燕窩八鮮湯,還有全羊席、麒麟頂、芙蓉珠、火燒爐塔等100多道菜。
而滿漢全席更是了不得,什麼四拼碟子、四高莊碟、四鮮果碟、四蜜碟、四果品碟、四糖餞碟、八個大件、十六個小碗、八樣燒烤、四燒烤點心、八押桌碗、四個隨飯碗、四個隨飯碟、點心四道、四樣面板、四望菜碟、飯十種等,這其中任何一道菜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