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體兩魂,半魂換命(一)(第1/4 頁)
悠然城中,醫院病房之內,待到秦語荏被送到醫院之時,已經只有一息尚存。
“病人失血過多,立即安排輸血。”幾位醫生不敢多耽誤,立即吩咐護士說道,“馬上請劉琳大夫前來,進行會診。”
【人的血型發現過程以及輸血救人的出現,是一段充滿探索與發現的醫學史。
在1900年之前,儘管人們已經認識到輸血可能具有拯救生命的作用,但實踐中發現即使是同種輸血,也並非每次都能發揮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有時會出現相反的作用。這種不確定性使人們開始懷疑“所有人類的血液都是相同的”這一觀點。
直到190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病理生理學家Karl Landsteiner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他在對因輸血而死亡的患者進行屍體解剖時,發現他們的死因都是血管內血液的凝固。進一步的研究使他發現,健康人的血清對不同人類個體的紅細胞有凝聚作用。基於這一發現,他成功地將人的血型分為A、b、c(後改稱o)三個組。隨後,他的學生又發現了第四組,即Ab組,從而奠定了Abo血型系統的基礎。
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它揭示了血型在輸血中的重要性。只有當供血者與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時,輸血才能安全有效地進行,否則紅細胞可能會凝集,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這一發現極大地提高了輸血的安全性,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隨著醫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陸續發現了更多的血型系統,如mNS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等。這些新的發現使得輸血工作更加精確和安全。同時,血型的研究也推動了免疫血液學、免疫遺傳學等新興學科的發展,為醫學領域帶來了更多的突破和進步。
至於輸血救人的出現,則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在17世紀初,人們就已經開始嘗試透過輸血來拯救生命。然而,由於當時對血型一無所知,輸血的風險極大,因此並未得到廣泛的應用。直到血型被發現並應用於輸血實踐後,輸血才真正成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為無數患者帶來了生命的希望。】
------------------------
很快把秦語荏送入病房進行搶救,外面也很快走來一位三十多的白衣女醫生。
如果張弼現在在這,定是不陌生,這是他一生的癥結,也是善惡轉念的關鍵。原來,在那晚變故之後,劉琳最終還是嫁給了鍾嚴;但是並未像普通富家少奶奶那樣,在家享福,她自覺對不起張弼,就報名學了醫,只不過一個是草藥針灸,另一個是主刀手術,不過相同之處,都是治病救人。劉琳平時診病也從未收報酬,一來家中無憂,二來張弼就是一直贈醫施藥,自己這是在默默回報,也算是自我的一種救贖。只不過,劉琳不再出這悠然城,最多的時候,就是看著北邊的悠然山默默發呆。十多年的專心學習,心無旁騖,已經讓她成為這醫院最好的外科大夫,所以這次被請了過來。
一番搶救之後,劉琳對著門外焦急的秦家眾人說道:“我已經替秦家小姐做好了傷口縫合,也進行了緊急輸血,但是她身體直接被子彈擊穿,雖然幸運未傷及內臟,但失血過多,意識昏迷。”說著便對鍾肅夫婦點了點頭,嘆了口氣說道:
“如果語荏小姐,明天中午還是醒不過來的話,後面機會就十分渺茫了。”
知道劉琳所說非假,而且也知道她是這裡最好的外科大夫,既然她如此說,剩下的也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這時後面走來了攙扶秦子武的秦嵲父子,秦子武腿上傷口已經包紮好,已無大礙,此時聽到劉琳這麼說,不免心中有些安慰:“感嘆自己算無遺策,自己當初打傷自己腿部,就是延緩時間,確保這秦語荏小命送掉。”
但是此時也只能裝作連連嘆息與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