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語荏轉(二)(第2/3 頁)
漢接著說道,“但我知道,這孩子肯定是犯了很大的過錯。雖然你不曾說過去找尋的話,但自從他下落不明後,你就酒不離身,終日酩酊,看得出,你還是很想這個兒子啊。我也一直幫你託人打探訊息,只不過杳無音信。”
“看天吧,崖下無屍體,他應該是被人救起了,不至於有生命之憂。他要是想回來,是否願意回來,由天決定吧。”說罷,便咕咚咕咚喝起了酒。
。。。
日升正當頭,屋內三人同時興奮驚起:“孩子你終於醒了,可把我們嚇壞了!”
看著睜開眼的秦語荏,三個人心頭大石總算落地了。
“爺爺,”秦語荏看著圍在身旁的三人,小臉稚嫩的說著,“我想吃棗泥糕。”
秦漢一把抱起小丫頭,摟在懷中,高興地說道,“行,行,爺爺給你買。”
把孩子交給她父母,秦漢高興地從觀中出來,看著在院中樹下呆呆眺望的張智。對著旁邊的一貧道人說道:“這孩子還是喜歡這個樣子啊!”
“他的內心世界,我也不甚瞭解,或許只有遠處的煙嵐雲岫、山下的古城一景,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不過他喜歡這樣,那就這樣吧。”一貧捋著青白鬍須回道。
秦漢走近張智身邊,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見痴啊,你可以幫爺爺我一個忙嗎?我這孫女剛剛甦醒,就吵著要吃山下商店‘風來酥’的棗泥糕。你可以幫我去買嗎?你要是太累,等會我讓鍾肅去也行。”
“去吧!”不待張智回答,張祼說道:“能坐著發呆,是他的愛好,若累,他早已經鼾聲持續了。”
“吶,給。”秦漢掏出一沓鈔票,說道:“買剩下的,給你做零花錢。買點自己喜歡的吧。”
“給為師買一瓶‘醉香樓’的醪米酒。”一貧接著說道。所謂醪(lao)米酒,是用剩料做的酒,也是一貧最常喝的。
接過錢,張智點了點頭,便奔著山道小跑了過去。
“這孩子到底喜歡什麼?”秦漢說道,“我好像還未見過這孩子有什麼喜好的東西。”
“這山、這觀、這碑、這樹,觀中的悠然仙神像,以及遠處目光可視但遙不可及的一切,應該就是他喜歡的一切了吧。”一貧若有所思的笑道,“凡塵如夢,有錦色秀麗,有暗影流形,唯有這山色樹影始終如一啊。。。”
半個小時不到,張智便跑了一個來回。左手上提了一個錦盒,右手捏著些錢,脖子掛了米酒,便直接將這些交於秦漢與一貧道人。
“你沒買喜歡的東西嗎?”秦漢把糕點送回屋內,走出門來說道,“這些錢說是給你的,作為零花,你怎麼原數返回給我了?”又補充說道:“那你下山一趟豈無收穫了嗎?”
一貧大口喝著米酒,對這些話並不在意、意外。
“有收穫,我得到了這個。”說著話,張智戲法似得從道袍裡掏出一根竹笛來。
“你買了這個?哦,可是錢的數目,除了買的東西之外,並沒有少啊?”秦漢很詫異,“你這笛子哪來的?”
“這是賣笛子的送我的。”張智靜靜地說道。
“這可是奇怪了,”說到這裡,一貧道人也奇道,“你這孩子做事很奇特木訥,我是瞭解的,怎麼會有買賣不收人錢的道理?還有,你會吹嗎?要這何用?”
“是我們學校門口的賣笛子的叔叔,”張智說道,“這麼多年來,每次放學我都會在他旁邊看他吹奏。”
【學堂學校的發展:
在明清時期,教育機構主要由國子監管理,一般的學校被稱為“書院”、“書堂”或“私塾”。到了清末,隨著洋務運動和向西方學習的浪潮,近代教育開始迅速發展。1862年在北京創辦的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外語學堂,也是中國第一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