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5 頁)
來者氣勢洶洶,咱們氣勢也不能弱了。淡淡一笑,我回答:“請問張兄,聖人學說,與道家學說,是否相同?”
我一句話問出,四周大譁。為啥?這個問題實在太弱智了!儒家學說,與道家學說,那是兩個極端!簡單來說,儒家追求的是“入世”,道家追求的是“出世”,只要讀過三年書的人都知道!
張詡怔了一怔,他想不出我這樣問的用意,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歐陽毅站起來,拱手道:“聖人跟從老聃,學習的是周禮,並非其他學說。”
這個歐陽毅,腦子轉得倒還快。生怕我利用孔子曾經向老聃求教的事情來做文章,急忙申明:學的僅僅是周禮而已。
我淡淡一笑,說道:“聖人既然曾經師從老聃,後來卻提出與老子完全不同的學說來,這當然不是不孝悌,只不過是兩人在追求‘道’的過程中,選擇的方向不同而已,是也不是?”
我這樣說話,對面的人當然連連點頭。笑話,如果否認,那就是說孔聖人不對了,這可是上綱上線的大事!
“所以,在下看來,所謂孝悌,並不是言聽計從,並不是唯唯諾諾,並不是毫無主見的順從!在下認為,所謂孝悌,其實就是三個字:真性情!而不是無條件的順從!這句話是說人一旦有了真性情,有了真情,就會謹慎的對待身邊的一切,就不會輕易去破壞,不會去犯上作亂,如此而已。而不是說,人人都要無條件的順從長輩,敢於對長輩提出不同意見的,就是不孝悌,就有可能成為犯上作亂之輩!”
一大段話,我是一氣呵成,不給他們插話的時間。這也是辯論的藝術——將自己的話一口氣表達出來,讓一群聽眾跟著自己的思路走!
四周一片靜謐——對面那群書生,竟然也是短暫的沉默!
含笑站著,四面聽眾,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在那一瞬間,我又找到了前世做教師給學生開講座時候的感覺——四周一圈崇拜的目光!
短暫的沉寂之後,對方的下一輪轟炸開始。
……
“讀《論語》,當全盤考慮,結合聖人生平,追蹤聖人的思想蹤跡,而不是斷章取義,主觀臆斷,異想天開!”
四周譁然。聽見了其中的說話聲:“這……果然是連《論語》都背不出來的人嗎?不會弄錯了吧?”
“十四五歲的人啊,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
“簡單舉個例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大家都背過!但是,既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聖人為何周遊列國遍收弟子有教無類?只要能交得起束脩就給教?難道不怕民智大開?不是與‘不可使知之’相矛盾?其實,後人的理解,全都錯了!”
四周再次譁然。
聽到了竊竊私語的聲音:“說得很有道理,就是口氣太大了!”
“狂生啊,口氣自然大了……”
……
“這句話應該是這樣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正是這樣,才能解釋聖人一生,致力於教育的這一行為!正是民不可使,所以,聖人致力於教化,致力於傳道!”
四周……寂靜,一片死寂。
這個理解……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但是,這個理解,比原先的理解……要妥帖多了!
死寂之後,震天的掌聲響起來!
眼角的餘光看見,邊上的諸位裁判,眼神之中,都是不可置信!我也看到了,楊凌先生,眼神裡,那淡淡的嘉許……
眼角的餘光也看見,下面不少聽眾,已經變成了我的瘋狂崇拜者!
當然,坐在我們對面的十二個青年書生,一個個,都是一片肅穆……或者說,沉寂。
片刻之後,歐陽毅再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