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2/2 頁)
始心生懷疑。同樣陸仁這時已經開始對曹操有一些不滿,暗中聯絡到糜竺合作經商,糜貞其實是作為一個合作的運作人出現,與陸仁拾不上什麼關係。瓶子當初的設想也只是讓糜貞在合適的地方露露面,定位只是一個性格要強的女強人而已。也罷,就寫到這裡吧,瓶子要去睡覺,還要上班那!)
這是瓶子收集到的史料
第九章三國
(公元220-265年)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漢建魏,史稱曹魏,都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29年,孫權也在建鄴稱帝,國號吳,史稱吳或孫吳。公元263年,魏將鄧艾滅蜀,兩年以後,司馬炎代魏建晉。279年,晉滅吳,三國亡。
第一節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
一、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形成的原因
第一,這是東漢後期州部長官權力惡性膨脹的結果。東漢後期,東漢王朝接受了太常卿劉焉的建議,把一些重要地區的州刺史改為州牧,並選擇有名望的官僚充任,使其總掌一州的軍政大權,遂使州牧的權力大增。當黃巾起義被鎮壓下去、王權極度衰弱之際,這些州牧和一些州刺史便企圖火中取栗,摘取皇冠。其中為禍最烈的軍閥幷州牧董卓以及徐州牧陶潛、荊州牧劉表、冀州牧韓馥、益州牧劉焉、劉璋和幽州刺史公孫瓚等都是以州牧和州刺史起家的軍閥。
第二,這是東漢以來門閥士族勢力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門閥士族是從兩漢之際在地主階級內部逐漸興起的一個特權階層。到東漢後期,這個階層的勢力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不但在政治上累世享有高官厚祿,在經濟上廣佔田宅、佃客,而且還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大都組建了一支由佃客、部曲和宗族親兵構成的私人武裝,遂使軍閥混戰愈演愈烈。出身於&ldo;四世三公&rdo;、&ldo;門生故吏遍天下&rdo;的袁紹、袁術兄弟就是這部分軍閥的代表。
第三,這是中小地主勢力乘機崛起的結果。在鎮壓黃巾起義和後來的軍閥混戰中,一些中小地主也乘機建立武裝力量,發展私人勢力,並擠身軍閥行列,參加軍閥混戰。曹操、劉備以及割據江東的孫堅父子等即是這類軍閥的代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