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喝,母親果然痊癒。
18、臥冰求鯉:王祥,魏晉時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不慈,經常在其父面前說他壞話,使得父親不喜歡他。後來父母患病,繼母想吃活鯉魚,但此時卻是寒冬季節。王祥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竟然融化然後跳出兩條鯉魚。繼母吃後,病癒。
19、扼虎救父:楊香,晉人。十四歲隨父去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將父親叼走,楊香赤手空拳,奮不顧身用全身力氣扼住老虎的咽喉,最後使老虎放下父親逃跑了。
20、恣蚊飽血:吳猛,晉人,八歲就懂得孝敬父母。因為家裡窮,沒錢買蚊帳,每到夏天吳猛就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散,將它們餵飽了,也就不去咬父親了。
21、嘗糞憂心:庾黔婁,南齊人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回鄉。果然,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說要知道病情好壞,需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庾黔婁於是就去嚐了父親的糞便,發現是甜的,十分憂慮。夜裡拜北斗星希望代父親死去,但沒能如願,幾天後父親還是死了,庾黔婁為父守孝三年。
22、乳姑不怠:崔山南,唐朝人。其祖母唐夫人對其曾祖母長孫夫人十分孝順,長孫夫人歲數大了,牙都掉光了,唐夫人便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長孫夫人召集全家老少,說自己沒法報答唐夫人,希望後世子孫要像唐夫人孝敬自己一樣孝敬唐夫人。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對唐夫人果然十分孝順。
23、滌親溺器:黃庭堅,無需多做介紹,奉母至孝,每天晚上親自為母親洗馬桶。
24、棄官尋母:朱壽昌,宋代人,七歲時候生母劉氏遭嫡母嫉妒,被迫改嫁。壽昌做官後,曾寫血書行四方尋母,得到線索後,棄官去了陝西,發誓找不著就不回來。最終找到了生母和兩個弟弟。此時母子分離已五十多年了,劉氏已七十多歲。
以上就是二十四孝的簡介,其中雖然有神話,有傳說,還有不合理、不值得提倡的故事,但都反映了一個主題:孝。
為什麼我要在舜這裡寫上二十四孝?因為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衡量一個人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二十四孝就是一段生動的故事,而舜更是居於其首,開了個好頭。俗話說,恩莫大於父母。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爹媽都不好,那對別人真的會好嗎?父母之恩大於天,說實話,一個人欠父母的債是一輩子都不可能還完的,我們只能儘可能地還得更多。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十四 治水聖王——禹
在世界範圍內,古文明國度均產生於大河流域,如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恆河和印度河流域、東亞的黃河和長江流域等,在這些流域周圍生活的民族紛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得很幸福,但天下沒有絕對的幸福。
上古時代,凡是在大河流域生活的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洪水時代(有一種說法是上古有個全球大洪水時代),如何治理水患,是長期困擾人們的頭等難題,各民族多有治水的故事,也有與水搏鬥的英雄(如諾亞方舟),但遍觀上古史,只有一個人將洪水治服,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禹。
禹,通常稱作大禹,姓姒,名文命,其母為有莘氏女,名女嬉。禹的家譜已在舜的章節中給出,這裡不再贅述。
相傳顓頊時代的共工為史上第一治水英雄,但那時候的洪水規模恐怕應該不是很大,到堯晚年的時候,天下發生大洪水,按堯的話說是“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規模很大,範圍還很廣。堯向諸人求人治水,拍馬屁的放齊推薦了堯兒子丹朱,勢利眼的讙兜推薦了自己附庸的共工(和顓頊時代的不一樣),很有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