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長安夜話,建華與霍去病的隔閡與和解(第1/2 頁)
衛皇后對此早有預感,並已堅定自己的立場。
皇帝落座提及此事時,她略加思索,以溫婉而審慎的口吻回應:“陛下有何指示,臣妾定當遵從。
新年將至,宮中可增添些喜慶氣氛,年底的祭祀活動,臣妾也會提前籌備。”
劉徹默然片刻,隨後擺手表示:“不,你不用張羅,我來是想告訴你,李雪的地位不會改變。”
皇后聽後,抬頭望向皇帝,輕聲詢問:“陛下?”
難道這樣一個冷漠的決定,不需要任何說明嗎?
劉徹冷漠而堅決地說:“有什麼問題?打了敗仗回來,還好意思提要求?
他們越是想得到,我就越是不給!真以為我拿他們沒辦法?”
衛皇后低頭不語,她深知皇權的至高無上。
很多事情,皇帝的心思就是最終的裁決,無需向任何人解釋。
自從霍去病憤然離去後,建華與他便再未有交集。
三個月的時光匆匆流逝,兩人連隻字片語都未曾交流過,這種莫名的疏離感讓建華心中五味雜陳。
而在這沉寂與隔閡中,元狩三年的新春不期而至。
年假伊始,建華便被叔父接回了長安的府邸。
她的叔父,劉文同,雖是宗室中人,卻淡泊名利,偏愛深居簡出,醉心於讀書修道,不涉官場,亦不喜應酬。
因而,府中總是靜謐而安詳,與世無爭。
然而,年節的氣氛終究難以抵擋。
儘管叔父喜好清靜,但訪客仍絡繹不絕。
賓主間的談笑,總離不開當下的熱門話題——河西之戰。
而“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名字,更是被頻頻提及。
這個名字,對建華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每次聽到都讓她心潮起伏。
人們對霍去病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贊他英勇善戰,功勳卓著;有人則批評他依賴外戚身份,恃寵而驕。
而最讓建華心痛的指責,莫過於“殺降”二字。
她在簾後默默聆聽,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她開始更深刻地理解他所處的環境,以及他所面臨的壓力。
某次,當一位客人再次對霍去病提出尖銳批評時,叔父劉闢強卻為他辯護:“驃騎將軍並非濫殺無辜之人我們不應過分苛責。
若他真心以殺戮為樂,河西的匈奴人又怎會願意歸附?
再者說,在渾邪王搖擺不定時,霍將軍並未趁機屠殺,反而孤身面對渾邪王,將生死置之度外,這難道不是莫大的仁愛嗎?”
聽到叔父的這番話,建華心中充滿了感激。
她明白,無論一個人的發心多麼正直,總難免受到外界的議論和指責。
即便是周公那樣的聖賢,也曾遭受過流言蜚語的攻擊。
她更加擔心這些負面評價會給霍去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影響他的未來。
隨著新年的結束,建華與霍去病之間的隔閡並未因此消散。
她時常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但也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並非回憶所能解決。
她曾試圖透過書信聯絡他,卻始終鼓不起勇氣。
她害怕自己的主動被視為糾纏不清,更怕面對他的冷漠回應。
時間慢慢流逝,建華開始學會接受這種疏離感。
她努力讓自己忙碌起來以充實生活、平復心情;她開始學習叔父的修道之法以尋求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然而當某天清晨叔父再次提起霍去病的名字時她的心還是忍不住為之一顫——原來她從未真正放下過他。
叔父說:“霍去病這孩子雖有些任性但卻是個難得的將才。
我聽說他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