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部分(第3/4 頁)
部丟掉的是幽燕,但是一旦劉秉忠投降,丟掉的可就是和林城,忽必烈部的最後脊樑也就算是被徹底打斷了。
不過劉秉忠對此不置一詞,並且用他的實際行動為保衛和林做準備。相比於那些在草原上長大的蒙古將領,他在城池佈防上頗有心得,恐怕這也是為什麼蒙古人現在還不得不用他的原因。
當然先帝忽必烈的信任、大國師八思巴和中書左丞相安童的全力支援以及大亂在即不應輕易罷免朝中重臣的原則等等,終於還是讓劉秉忠此時此刻有資格以蒙古太保、領中書省、光祿大夫的身份站在這和林的城牆上。
和劉秉忠一起走上城牆的正是中書左丞相安童,這位蒙古赫赫有名的年少天才臉色也是和劉秉忠一般無二的凝重,伸手撐著城垛,他的目光在城下的營寨上掃來掃去:“劉相公,你說這八剌現在還是一點兒蹤影都沒有,到底是打的什麼算盤?既然知道我們兵力不多,若是這樣按兵不動拖延下去,難道他就不怕事情有變麼?”
劉秉忠嘆了一口氣,整個蒙古高層死的死、被俘的被俘,現在能夠站出來支撐這一片支離破碎天空的,竟然只剩下他們寥寥數人。除了他劉秉忠本來就是一介書生,不過是年輕的時候在戰火中多有闖蕩方才有所經驗之外,其餘的大臣也都是愣頭青。
總掌政務的中書左丞相安童年少成名,但是畢竟有些青澀,有的時候天才的腦袋是戰勝不了豐富經驗的,而現在安童最缺少的就是經驗。按照忽必烈的設想,由中書左丞相伯顏帶著右丞相安童,一個經驗豐富、一個天資絕倫,這個搭配無可挑剔,誰曾想到伯顏在幽燕折戟沉沙,只剩下一個緊急挪升左丞相以支撐大局的安童,這蒙古朝堂上的兩個支柱剩下一根,還是細小的一根,如何支撐得住?
而作為蒙古大國師的八思巴,雖然地位超然,但是和劉秉忠一樣有出身的問題,畢竟他當年是吐蕃人的活佛,哪怕是現在吐蕃掌權的薩迦班氏家族已經明確宣佈和八思巴斷絕關係,並且和大明聯姻甚至改土歸流,但是八思巴的出身依舊是他抹不去的缺陷,這也使得八思巴一直處於幕後,除非遇到緊急情況,否則一般不出面參與朝政。更何況八思巴最擅長的還是處理宗教以及文化的事務,讓一個大和尚前來指揮打仗,確實有些強人所難,而八思巴顯然也有這個自知之明,所以全力支援劉秉忠。
至於主管財政的回回人阿合馬,就連一向心胸寬廣的劉秉忠,對他也頗為無奈,這人就是忽必烈為了防止財政大權完全落在漢人手中,卻又不放心只懂得騎馬射箭的自家蒙古人,所以臨時拽過來頂缸的,而事實證明這個當初吹得天花亂墜的阿合馬就是一個廢物,在他的主持下,蒙古的財政真可以說是一團亂麻,對於連年戰敗的蒙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阿合馬顯然也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本事,但是他並沒有感到慌張,畢竟蒙古人是怎麼也不可能允許一個漢人去執掌經濟命脈的,所以能靠的只有他。
襄陽之戰前,阿合馬雖然把經濟弄得也毫無起色,但是畢竟當時蒙古在戰場上佔據絕對的上風,如果不是襄陽和樊城確實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堅城,對蒙古最擅長的騎兵最是相剋,恐怕阿術早就統率大軍橫掃過去了。可是葉應武橫空出世,很多人都以為無力挽回的東南天傾,竟然在短短几年之中變成了西北天傾,而在這個過程中,蒙古軍隊一次又一次崩潰、蒙古朝廷一次又一次割地賠款,這中間的損失對於蒙古的經濟本來就是重創。
再加上一個草原上崛起的國家,佔據的又是被女真人糟蹋過、被戰火蹂躪過百年的土地,其經濟基礎和總量當然沒有辦法和富饒的南宋相比歷史上一直到朱元璋滅亡元朝,南宋行在杭州都是天下最富裕的城市,因此蒙古的經濟更是一次又一次走到瀕臨崩潰的地步,甚至有的時候連軍餉都湊不齊,如果不是海都部分裂,導致蒙古在西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