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壓力(第1/2 頁)
想要從零打造一個社會,就會有方方面面的事情,他真的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實現那個理想,即便無時無刻都在請教那些各行業的精英人才,有時依然會覺得力不從心。
最終還是忍不住嘆了口氣,望向窗外路燈照射下朦朦朧朧的小雨。
“最近壓力很大?”
朱逢春聞聲回頭看去,就見趙剛同樣端著茶缸,一臉溫和笑容站在他身後。
“還好,最近要討論的議題確實有點多,不過已經適應下來了。”
趙剛將茶杯放在桌面上,抬手看了看腕錶:“還有十三分鐘,大家都去吃宵夜了,要不我們出去走走,換個環境透透氣?”
朱逢春想了想欣然接受:“也好,很久沒有感受過下雨時的味道了,也就咱們兩個不抽菸,那幾個老煙槍搞得會議室跟扔了煙霧彈似的!”
“哈哈,也多虧老李沒在,要不然他那個破菸斗更嗆人。”兩人一邊說著走向門外。
夏季的細雨打在身上,感覺渾身都舒爽了幾分。夜風帶著新鮮泥土的味道吹來,朱逢春只覺頭腦為之一清。
“老趙,你對徐教授剛才提到的‘一套班子兩個招牌’的說法怎麼看?”
剛剛在探討瀛洲基地未來政治體制的構建時,負責給大家介紹歷史與人文的徐文斌教授提出一個概念,即“一套班子兩個招牌”,這一構想旨在遷移百姓和收復本土時,對外打出兩個招牌,一個是人民專政;另一個就是大明的皇權。
他這麼說並不是講皇權制度有啥優越性,能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而是提醒大家必須認識到,目前無論是大明、後金,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尚未達到一個民族覺醒的真正的民主階段。
如果他們急於帶領著人民一步到位,試圖將民眾直接從識字率不到20%的舊社會,一舉帶入現代民主社會的理想狀態,這可能會超出百姓們的理解與接受範圍,從而導致不穩定和混亂。
關鍵是此時大明的子民,並未像清末那樣經歷百年陸沉,大眾的民族意識還沒有完全覺醒。
滿清入關,同樣燒殺掠奪,除了少數讀書人,大部分人都沒有抗爭意識。不誇張的講,即使只有十幾個清兵,都能趕著成群的官兵百姓一路亂殺!
朱逢春承認,這一點確實是個現實問題!尤其是在教育普及方面,瀛洲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明末的社會結構以農業為主,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農村,接受教育的機會相對較少。
當下的教育方式主要是私塾和家庭教育,而這兩種形式的教育都受限於經濟條件和地域差異。
在一些地區,如江南,由於經濟較為發達,文化教育相對普及,因此識字率可能會相對較高。
而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如北方地區,不識字的人可能會更多。
明末來華的歐洲人曾記載了,中國的男孩普遍能夠讀寫漢字,但這可能僅限於某些地區或階層。
朝鮮官員的見聞錄也提到了江南人普遍讀書,而江北不學者多的情況。建國前的文盲率達到80%,這也反映了明清時期識字率的一個大致情況。
徐教授還提出,考慮到瀛洲當前的實力,未來的世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能給予我們壓力,並且有效地促進我們的社會進步。
尤其是將來實現了世界民族大融合,為了確保人類前進步伐不會停滯不前,孫教授認為最好是在自己的體系內部創造一個可控的對立面。這樣既能把握今後文明的變革方向,又能激發社會的動力和活力。
這種行為放在後世就叫做鯰魚效應,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了對比,人們才會知道自己到底過得好不好,有了傷害才會有改革和進步!
其實這樣的安排還有一個附帶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