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作為聽者的我便想,一代人為之奉獻了熱血和智慧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實現?他們並不為回報而為,不過,他們是否得到了應有的記憶和致敬?。 最好的txt下載網
附錄 吳敬璉年表(1)
1930年1月24日,出生於南京,年幼多病;
1931年7月,父親吳竹似去世;
1933年1月,母親鄧季惺與陳銘德結婚;
1936年,進南京山西路小學讀書;
1937年,抗戰爆發,舉家西遷至重慶,在精益小學解讀一學期後,進巴蜀小學;
1941年,進重慶南開中學;
1942年,轉學成都高琦初中;
1944年,考入金陵大學附屬金陵中學高中部;
1945年,抗戰勝利,隨金陵中學遷回南京,父母所經營的《新民報》成為擁有南京、重慶、成都、上海、北平等五地八刊的國內最大民營報業集團;
1947年,患上肺結核病,被迫停學;
1948年,考入金陵大學,因病再度休學;
1948年10月,隨母逃亡香港,待船去解放區;
1949年4月,回到北平,肺病復發,住結核病醫院;
1950年1月,在南京金陵大學復學,就讀經濟系;
1952年,肺病再犯,住療養院,結識金陵女大兒童福利系學生周南;
1952年9月3日,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金陵大學經濟系併入上海復旦大學;
1953年,大學畢業,因肺病未愈,留校一年;
1954年,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為兼任研究員冀朝鼎、姜君辰等作助手,後跟隨援華的蘇聯財政專家阿·畢爾曼研究企業財務問題;
1956年6月,與周南結婚;
經濟研究所青年與黨支部領導之間爆發關於“向科學進軍”的爭論,吳敬璉積極參加了爭論;
1957年,因為犯有在青年中宣傳《在橋梁工地上》、《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這類“右派小說”等“嚴重右傾”錯誤,受到黨內嚴重警告的處分;
1959年4月,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討論會”;
1960年5月,《經濟研究》刊出《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這是第一篇產生較大影響的長篇論文;
10月,參加孫冶方組織的《社會主義經濟論》寫作班子;
1961年3月,參加*中央宣傳部舉辦的毛澤東《政治經濟學讀書筆記》學習班,參加于光遠領導的《政治經濟學》寫作組;
1963年初夏,長女吳曉蓮出生;
1964年10月,參加經濟研究所“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經濟研究》上發表《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不容歪曲》,批判孫冶方的“生產價格論”和“利潤目的論”;
1965年8月,次女吳曉蘭出生;
1966年,“*”爆發,被宣佈為“走資派”,參加哲學社會科學部的群眾組織“革命大批判指揮部”;
1969年11月,隨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下放河北省息縣的“五七幹校”;
1971年4月,隨學部幹校遷到明港鎮,被定性為“帽子抓在人民手中的‘五·一六反革命分子’”,送進勞改隊改造,期間與難友顧準一起讀書,成為忘年交;
1972年7月,隨學部回到北京;
1974年12月2日,顧準去世;
1975年,赴山西大寨參加《大寨政治經濟學》寫作組,1976年夏在“反擊右傾翻案風”中被“禮送出境”;
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