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技巧好的人好找,有這種胸襟、這種氣概的人不好找。
蘇軾也不是非要把三輪都比完不可,他好奇地詢問:「那第二關是什麼?」
百琴堂主人笑道:「第二關是『八仙過海』。」
這卻是個蘇軾不知道的典故。
蘇軾看向吳普,讓吳普給解釋解釋。
後世那「八仙過海」的傳說故事主要成形於元明時期,蘇軾這個北宋土著不知道很正常。
吳普給他簡明扼要地給他講解了一番,說這一關就是讓他們「各顯神通」的意思,直白點說就是「想彈什麼就彈什麼」「展示一下你借琴去做啥」。
這是一道主觀題,發揮空間很大,但想拿高分不容易,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腦迴路和閱卷官的腦迴路一不一樣。
蘇軾卻一點都不緊張,他的關注點甚至歪得挺厲害:「曹國舅竟是『八仙』之一,那我豈不是也算是見過神仙的人了?」
原來按照後世的說法,八仙之中的最後一位竟是曹皇后之弟曹佾。
蘇軾還真見過這位吊車尾「八仙」。
吳普無奈地把話題拉回來:「你準備彈什麼?」
蘇軾說道:「我覺得這琴就挺好的,也不一定要借那奔雷。不如我就用這琴彈唱一曲《水調歌頭》好了。」
吳普知道蘇軾性情灑脫,做事從來只憑喜好,既然他都說想用這把琴彈了,吳普自然不會逼著他挑戰到底。
吳普表示無條件支援他的決定:「那好,你彈吧,我一會直接錄下來給我媽就成了。」
兩人商量好了,吳普就將蘇軾的意思轉述給百琴堂主人。
百琴堂主人一怔。
吳普想到自己還是託關係才約到這次奔雷挑戰。
現在他們都勞動她老人家出面了,居然想半途而廢,著實不太好意思。
吳普語氣裡多了幾分歉意:「我這朋友他脾氣就是這樣,想一出是一出,他弟弟為此不知傷了多少腦筋。」
蘇軾和弟弟蘇轍感情很好,蘇軾每到一地都會給蘇轍書信往來,時不時還寫首詩或者寫首詞。
兄弟倆即使分隔兩地,也時常隔空唱和。
所以蘇轍是很忙的,一邊要勤勤懇懇做官幹活,一邊要想方設法撈哥哥。
有時從新黨手裡撈,有時從舊黨手裡撈。
有時忙昏了頭,還要被蘇軾寫信花上百字描述他新發現的美食並表示「這東西你肯定吃不到吧」。
比如他吃羊蠍子時就寫信和蘇轍說這種吃法賊好吃,就是家裡的狗很不高興。
因為連骨縫裡的肉都被他剔得乾乾淨淨,一點都沒給他們留。
蘇轍收到信那是又心疼又無奈,都不知道自己是該笑還是該哭。
吳普覺得每一隻熱愛撒歡的二哈背後,都有個無可奈何的牽繩人。
真是辛苦蘇轍了!
百琴堂主人卻不覺得蘇軾的想法有什麼不妥。她笑著說道:「不要緊,既然是以琴會友,自然是這位小友覺得夠了就夠了。」
兩人交流完畢,吳普就讓無人機找準拍攝角度,對蘇軾比了個「可以開始了」的手勢。
比起剛才的正襟危坐,蘇軾這會兒已經和他面前的琴混熟了,整個人看起來悠然自在。
他十分隨意地起了調,一首古意盎然、早已沒人會彈的《水調歌頭》就開始了。
那是三年前的中秋,他還在密州當太守,底下的人都很給他面子,陪著他痛痛快快喝到酩酊大醉。
酒到酣處,他忽然想起了幾年沒見的弟弟,於是叫人取來筆墨,大筆一揮,一氣呵成地寫出了這首《水調歌頭》。
他們兄弟兩人雖然聚少離多,但也都算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