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他的後腦勺(第1/4 頁)
【揚州,柴桑】
孫權此時正在柴桑,原本打算坐等曹劉兩家互掐,觀望事態發展。
這個時候,諸葛亮作為劉備的使者,和魯肅一起來到了柴桑。
諸葛亮是來結盟的,或者說白一點,來求援。
孫權並沒有把這個使者放在眼裡,畢竟諸葛亮才二十七歲,也不出名,連個像樣的官職都沒有。
劉備手底下是沒人了嗎?還真是,徐庶已經走了,關張趙都是武將,總不能讓他們搞外交工作,剩下那一票阿貓阿狗,更是上不了檯面。諸葛亮是荊州權貴的親戚,代表荊州原有勢力去談判,確實比別人更加合適。
關鍵在於劉備現在是弱勢的一方,屬於落水狗,如果派出的這個人不頂事,孫權拒絕結盟,甚至從背後再來一刀——這事孫權是乾的出來的——那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諸葛亮此行必須成功。
這是諸葛亮在歷史舞臺第一次正式展示才能的機會,如果不成功,那就真的沒有然後了。
劉備現在夾在曹操和孫權中間,已經無路可走,如果結盟不成,有很大機率被曹操一鍋端,然後,所謂三國也就沒有了……然後,吳明就可以把嫂子和小姨子都笑納了,歡喜大結局……
據說,曹操給孫權寫了一封恐嚇信,大概意思就是:“老夫打著朝廷的旗號,專治各種不服,大軍南下,劉琮這小子望風而降,現在我帶了八十萬弟兄,要來你家打個獵。”
說實話,這封信實在不合情理。
曹操本來要對付的是劉備,幹嘛閒的沒事恐嚇劉備身後的孫權?就算有計劃順勢拿下江東,那也應該先解決眼皮底下的劉備,等到拿下江夏之後,再收拾孫權不遲。
如果這封信屬實,那隻能說,曹操實在太飄了。在他心裡,或許是把孫權當作了第二個劉琮。
孫權開了一個會,似乎還拿出了這封恐嚇信給群臣看,然後宣佈會議主題:現在怎麼辦?
群臣驚恐,降聲一片。
甚至帶頭說要投降的還是江東元老,張昭。
這個張昭可是當年孫策的左膀右臂,孫策死的時候,還將孫權託付給他。
這樣一個為孫家兩代盡心竭力的厚道人,為什麼要投降?
理由有三。
一,曹丞相不好惹,他代表朝廷,我們負隅頑抗名不正言不順。二,之前還能憑長江天險抗曹,現在曹操佔據了荊州,又有水軍又有船,水陸並進,我們憑江而守的優勢已經不存在,而且雙方實力相差太多,打不了,沒法打。
還有第三個理由,只是不方便放到檯面上來說。像張昭這樣的傳統士大夫,其實跟荀彧很像,骨子裡還是個漢臣。孫權割據一方,官職也是朝廷授予的,不過就是個討虜將軍,即便是向曹丞相投降,那也是歸順大漢,今後大家一起為朝廷效力,並沒有什麼道義上的問題。
當時曹操南下,荊州的劉琮本來還想搏一搏,被群臣勸阻,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所以,也不能指責張昭這一類人沒有操守,道德敗壞。
大家都說投降,只有魯肅沒有發言。
孫權起身準備去噓噓,魯肅追到外面屋簷下。
這當然是有話要私下說。
孫權拉著魯肅的手問:“你想說什麼?”
魯肅說:“這幫人都成不了大事。我魯肅可以降曹,將軍卻不能降曹。我投降了,怎麼也是個體面人,回頭一樣升官發財,但是將軍你不一樣,你投降了,去哪裡,去幹嘛,以後還能靠什麼發財?將軍還是早下決心,不要理他們。”
話說的很直白:曹丞相來了,各級地方官可能只是調個崗,你這個被中央盯上的省長,不一定有好下場。
省長孫權大喜,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