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5 頁)
關如水:古先生。那麼你對中國大都市這一行當的經營也是有所瞭解了?
古冬楊:略知一二。
關如水:老朽願洗耳恭聽。
558、春日。日景。關家大院關如水房中。張善到門前,側耳聽聽,輕輕叩門。
關善耕起身開門,見張善,忙出來,拉到一邊:張善叔,啥事?
張善:程先生來了一封信,是寄給老爺子的,上面有個急字,我想讓老爺子先看看。
關善耕:急也不急,不差這一會兒功夫。老爺子正同東村古玩書畫行的掌櫃說話,等一會兒再說。
張善把信交到善耕手中:善耕,另外還有一件事兒,這塗鳳山突然又冒出來了。而且拉起了二三十人的土匪隊伍,已經開始在這一帶爭上地盤兒了。
善耕:塗鳳山?
張善:對,這小子現在好像吃了火藥似的,挺衝,和葛金財叫上了勁兒。昨兒個兩夥土匪在大崗村邊上打了一仗,也不知道誰輸誰贏。說今兒個還打。
善耕:這話準嗎?
張善:準,是佔伍剛過來說的。
善耕思索地:塗鳳山?他怎麼又興起浪來啦?
559、春日。日景。關家大院。關如水房中。善耕入。立於關如水身側。
古冬楊:關老先生,中國大都市的這一行當最盛者莫過於北平。老先生又是在北平做過事的,那我就說說北平的這個行當如何?
關如水:好哇。
古冬楊:自明朝永樂十九年,北平成為京城之後,由於皇親國戚,百官富商們對高階奢侈品的需求,北平的珠寶古玩行迅速興起。當時北平的集市有內市、都城隍廟市和燈市。內市設在今天的神武門外,專門經營各種供皇室內府所需的古玩珍寶,綾羅綢緞。都城隍廟市位於西城,每逢初一、初五、初十五開市,每開市時,珠、寶、象、玉、珍錯、綾飾無不畢集。而且還有一些外國商人到這裡經營。正如明黃景《城隍廟市》詩中所說:“釵頭金鳳子,飾以明月珠”。燈市則位於東安門外,是最繁華的集市。每年正月初八至十九日開市十天,石崑玉《燈市》詩說:“燈市百貨聚,穹窿像山谷。斯細舉名,最下亦珠玉”。可見珍寶遍地的場景於一斑。到了清末,由於崇文門外,頭至四胡同,有多家珍寶古玩店,有人就在這裡建立了“青山居珠寶市場”。
關如水:古先生,您所說的,是珠寶,不是古玩。
古冬楊:老先生,我下面要說的才是古玩。
古冬楊:所謂古玩,是近代人創造的名稱,在古代遠些的時候,現在人所說的古玩,不過就是當時人們觀賞或使用的器物。後來,這些東西一點點的被淘汰,失傳製作工藝,再一點點流傳到至今的,成為稀有之物,又再不能重塑,成為孤物或孤物類的就是古玩。
關如水:有些道理。
古冬楊:而北平,自清朝以來,到民國之初,經營這一行當的,則多在前門外大街正陽橋五牌樓一帶。造假古董的則在起后街,也形成一市。
關如水:古先生,老朽領教了,不過方才我已說過,我對這一行當是門外漢,也向來不做收藏。所以也沒法兒與古先生探討這一行當的奧秘,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古先生今天如果還有其他的事儘可以說,如果沒有,老朽年邁不易久坐。
古冬楊:好,關老先生,晚生今日來,其實也不是想和老先生探討古玩行當,只是慕老先生大名,關家又是城中的大戶,所以前來拜訪,以求日後關照的。更想表達一下心意。
古冬楊將隨身攜帶禮品盒奉上。
關如水:古先生,素無來往,不敢妄受厚禮,還請古先生收回。
古冬楊:關老先生,薄禮而已,不呈敬意(將禮合開啟,裡面露出一方硯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