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苦痛時,都能尋獲真正的喜樂與自在解脫,於是在漆黑的夜裡啟程,毅然離開了豪華的皇宮、父母、妻兒,踏上了真理追尋之旅,以尋求心靈解脫之道。
大部分人苦苦追尋快樂和安全感,還期待能得到永遠的快樂。然而,無論我們曾經有多麼快樂,生命中免不了會遭遇痛苦——離婚、摯愛的人死去、重病等等。由於企圖逃避這些痛苦,企圖操控自己的生命,我們便與自身強烈的感受脫節,因而往往忽視或否認了真正的生理或心理需求。
由於悉達多曾長久沉醉歡愉中,因此一開始他以為克己的苦行就是通往解脫之道。他隨同一群苦行僧開始修持嚴苛的苦行,控制飲食和睡眠,遵循刻苦的瑜伽戒訓。數年後,悉達多發現自己形容枯槁,卻一點也沒有接近所憧憬的心靈解脫,於是,他離開了那群苦行僧,徑直走向附近的一條河流。奄奄一息的悉達多虛弱地躺在岸邊,不禁吶喊:“一定還有其他覺悟之道!”他閉上雙眼,記憶如夢般湧上心頭。
那是他小時候參加的一個春耕的年度慶典,他的僕婦把他留在田埂邊的一棵蒲桃樹下歇息。這孩子坐在涼爽的樹蔭下,望著人們辛勤地工作,汗珠從他們的臉龐上滑落,牛隻正在奮力犁田,新割的青草和剛翻過的土壤中,昆蟲正在垂死掙扎,蟲卵散落了一地。看著萬物生靈所經歷的痛苦,悉達多心中的哀憐之情油然而生,在這慈悲的溫柔之中,悉達多覺得心胸全然開闊,他仰望天空,為天空的湛藍美妙所震撼——鳥兒自在優雅地俯衝、昂揚遨翔,空氣中瀰漫著蘋果花甜美的香氣。在這流動的、生命的神聖與神秘之中,有著能夠容納無盡喜悅與憂傷的空間,繼而,他感受到全然的寂靜祥和。
憶起這段經歷,悉達多對解脫之道有了完全不同的深刻領悟。假使一個未受過訓練的年幼孩子,都能用這種毫不費力且自然的方式嚐到解脫自在的滋味,那麼,這樣的狀態一定是人類天生會經歷的一部分;也許,停止一切努力,像小時候一樣,以一種仁慈開放的態度來面對生命的一切,就能自此覺醒。
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讓兒時全然活在當下的經歷再次呈現?假使我們仔細看看自己的生活,就可以知道,這類活在當下的時刻往往都發生在我們靜坐或獨處的時候;我們將跳脫平時庸庸碌碌的生活,進入“超越時光”的開闊與清明之中。倘若那時悉達多身邊圍繞著喋喋不休的僕婦,或者在跟其他孩子玩耍,他也不可能如此專注開放地體會這種深刻的經歷。在停歇的時刻,這個蒲桃樹下安歇的時刻,他既沒有追逐歡樂,也沒有抗拒世間的苦痛,而是放鬆地進入了自然覺醒的內在解脫。
受到兒時記憶啟發的悉達多,進入了追尋恆常解脫的最後一個階段。在河中沐浴之後,他接受了一位村姑供養的乳粥,接著睡了一個好覺,夢境奇妙極了。醒來後神清氣爽,活力十足,於是他又到畢缽羅樹——也就是現今眾所周知的菩提樹下靜坐,決定若未體悟到圓滿解脫,絕不起身。
第三章 適時歇息片刻(6)
佛陀靜坐菩提樹下的景象,是最為偉大神秘的象徵之一,體現了停歇的威力。悉達多不再執著於欲樂,也不再逃避自身經歷的任何一部分,而是讓自己全然地活在千變萬化的生命之流中。這種既不執取,也不排拒任何經歷的態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中道”,也就是從停歇中覺醒、專一活在當下的特性。在停歇的時刻,我們也可以像悉達多太子一樣,直面生命帶來的一切,包括以往我們心靈未予面對、未予感受的部分。
即將成佛的悉達多決心在菩提樹下停歇安住之後,終於跟人性的黑暗面所化現的魔王波旬(Mara,亦作“魔羅”)短兵相接。梵文Mara,意指“疑迷”,也就是讓我們糾纏在貪慾和恐懼之中,矇蔽我們覺悟本性的無明。傳統故事說到,魔王波旬化現成種種不同的形象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