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5 頁)
【如渾水 紇真山】《水經注》曰:如渾水。《水經》:方山又曰紇真山,夏積雪,鳥雀死者一日千數。
【熒臺 火井】《水經注》雲:火山似火從地中出,故名熒臺。又曰:火山上有火井。已上嵐州。
【壺山 風穴】《漢書》曰:壺口山在北屋東南。《水經注》曰:北屋縣故城西十里有風山。其山有穴如輪,風氣蕭瑟,常不止。已上朔州。
【永石 單于】晉《太康地記》曰:西河國,惠帝末陷於劉元海。至石勒時,置永石郡,後魏改為離石郡。《十六國春秋》雲:離石,單于所徙之庭。已上石州。
§賦
【後漢班叔皮《冀州賦》】夫何事於冀州,聊託公以遊居;歷九土而觀風,亦哲人之所娛。望常山之嵯峨,登北嶽而高遊;建封壇於岱宗,瘞玄玉於此邱。遍五嶽與四瀆,觀滄海以周流。
§箴
【揚雄《幷州箴》】雍別朔方,河水悠悠;北闢獯鬻,南界涇流。畫茲朔土,正直幽方;自昔何為,莫不來王。清穆遐徵,犬戎不享,爰藐伊德,侵阮上國。宣王命將,攘之涇北,宗幽罔識,日用爽磋。既不俎豆,又不幹戈,犬戎作亂,弊於驪阿。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顛,靡不悴荒。牧臣司並,敢告執綱。
【《冀州箴》】洋洋冀州,鴻原大陸;岳陽是都,島夷皮服。潺湲河流,夾以碣石;三後攸降,列為侯伯。降周之秦,趙魏是宅,冀制糜沸,泫澐如湯。更盛更衰,載從載衡;漢興定製,改列蕃王。治不忘亂,安不遺危。牧臣司冀,敢告在茲。
§論
【魏盧毓《冀州論》】冀州,天下之上國也。《尚書》何平叔鄧玄茂謂其土產無珍,人生質樸,上古以來,無應仁賢之例,冀、徐、雍、豫、諸州也。盧釋曰:除黃帝已前,未可備聞。略言唐虞已來,冀州乃聖賢之淵藪,帝王之寶地。東河以上,西河以來,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會,陰陽之所交,所謂神州也。
○河北道第五
§敘事
河北道者,禹貢冀州之域。舜置十二州,分冀州為幽州、幷州,分青州為營州,而幽、冀、營等三州及兗州之北界,今併為河北道。(《漢書·天文志》曰:畢昴為冀州,尾箕為幽州分野。)南距河,東至海,北盡幽營。悉其地,河北本殷之舊都;(在衛州。)周滅殷,分其甸內為三國,邶、鄠、衛是也。至衛懿公為狄所滅,其地屬晉、趙、韓、魏三家分晉,而懷屬魏。(《漢書·地理志》雲:魏分晉得河內,即今懷州也。)自衛、相、洛、趙、貝、冀,北盡恆山,東至海,其地屬趙。幽平已北東至海,屬燕。洺州、邯鄲為趙國。(《史記》:趙敬侯所都。)相州為鄴,魏武帝、後趙石季龍、前燕慕容雋,自薊徙,北齊文宣帝並都之。(幽州曰燕,召公之所封也;營州,前燕慕容皝都之。)
§事對
【分晉 接燕】《漢書》曰:趙分晉有信都鉅鹿清河。盧毓《冀州論》曰:冀州北接燕代。
【南宮 北部】《漢書》曰:南宮縣屬信都國。許慎《說文》曰:冀州北部,以月朝作食為模�饋R焉霞街蕁�
【三臺 九殿】陸翽《鄴中記》曰:魏武於鄴城西北立三臺。中臺名銅雀臺,南名金獸臺,北名水井臺。又曰:石季龍自襄國至鄴,二百里輒立一宮。宮有一夫人,侍婢數十。凡季龍所起內外大小殿九,臺觀行宮四十四所。
【紫陌 赤橋】《水經注》曰:滏陽縣有紫陌,浮圖十里造生墓於此。《鄴中記》曰:鄴城東七里有赤橋之宮。已上相州。
【軹縣 苑鄉】《史記》曰:秦昭襄伐魏,取軹縣。《水經注》曰:丹水經苑鄉之城。
【平津 陸阜】《晉陽秋》曰:造河橋於富平津,即河陽津也。《水經注》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