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2/5 頁)
家活的寬寬鬆鬆。我以為,京城很多貧家少年不是沒有才情,而是本身家境貧寒,小小的年紀就要開始養家餬口,哪裡有閒錢去交束脩的費用?”
這是林致遠根據前世的經驗而得出的淺薄見解,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何來讀書之說?
國家也因此而錯失了一批大好人才。
林致遠辦童學館不敢說沒有半分爭名的意思,但是更多的卻是為將來著想,林家在朝中沒有外援,如果單憑皇帝的隆寵不可能永遠得意,他現在還年輕,早點培養自己的得力助手還是十分必要的。五歲到十二歲的幼童,便是皇上聽到了這個訊息,大約也只會微微一笑,不曾放在心頭。豆丁大的孩子能做什麼?
林致遠想要在朝中站穩腳跟,又不能被皇帝忌諱,這裡面就有一個“度”的問題,不能碰觸到皇帝的底線,不能影響到將來太子的皇位。
林致遠很清楚,要是自己沒有犯大的錯誤,沒有在朝堂政變中站錯隊伍,那麼,自己大概就會被皇帝培養為下任天子的肱骨重臣吧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手中不攥點人才,站在新帝面前也不會理直氣壯。桐花書院的開辦是自己下的最重要的一步棋,童學館不是國子監,這裡的孩子還太小,當他們結業之後,優秀的人才會被送往各地,乍一看,再和桐華書院沒有半點的關係。
十幾年後,當這些孩子進了貢院,被人們稱頌的時候,大多數人也只會說,他們出自天朝五大書院,師從當世大儒。桐華書院的名字會被放在小小的角落裡。
林致遠不在乎這些,他只要暗中資助那些有良心的孩子,總有一天當年的小書童們會發揮關鍵的作用。。。。。。
黛玉聽得哥哥說這些時,便笑道:“妹妹也有些私房錢,不如也拿出來,叫天下的窮孩子都能讀書?這可好?”
黛玉算了一下自己現在有的私房,除去父親給自己的不好拿出來,餘下也能有個一千來兩,都是碎銀子。自己每個月的月例根本用不上,一共二十兩,比得上賈府兩位太太的錢了。哥哥又常叫羅大娘送零散的銅錢,說是打賞小丫鬟、婆子們。黛玉的吃穿都是公中的份例,一點花錢的地方都沒有,若是能用這些閒散的銀錢資助貧家孩子,圓了哥哥的夢想,也算是大功一件。
林致遠哪裡用得上黛玉的錢:“咱們家還沒到那個地步,妹妹的銀子自己收著,將來花錢的地方多著呢。我粗粗的估算了一下,一個孩子二兩,咱們初期只收五十個學生,以七歲為主,極個別聰明的,五歲也准入學。”
黛玉點點頭,這年紀正好,不大不小,剛好知書懂禮、能勤奮上進了。不過。。。。。。每月一百兩的開銷也著實不少,一年下來也是個大數目。不是黛玉小氣,而是擔心哥哥弄的攤子太大,將來難以照顧。
誰知,林致遠的志向遠不止這些,他繼續說道:“這些幼童的家境必定是參差不齊,為防止他們變相的炫耀家世,所以。。。。。。我打算每日供兩餐,早中各一次,一年四季八套衣服,吃的是一樣,穿的也是一樣,他們也能安心讀書了。”
黛玉雖不曾見過外面世事的艱辛,但是也知道,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論語》中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哥哥的小小書院要是人人都能靜心讀書,豈不是要造就很多有用之才?
可是。。。。。。“哥哥為什麼還要供一頓早飯?我不是小氣,只是覺得這大早上來了就吃東西,孩子們豈不是心散了?我記得寶。。。。。。寶玉曾說,他們那裡進學的時候,是一大早就領著讀四書五經的。”
黛玉又開始胡思亂想了,也難為她憂心。北方人多吃麵食,原在外祖母那裡的時候,三春姐妹和寶玉吃的都是一等一的食物,可是黛玉也偶然見過雪雁紫鵑的早飯,多數時候是清粥小菜,偶爾會有包子饅頭。想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