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5 頁)
內,又都重新恢復起來。這種科舉考試,一直延續要延續至1905年舊曆八月,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奏請立即停廢科舉,迫於社會壓力,清統治者才諭令停罷科舉。在1898至1905年之間,科舉考試仍是讀書人的首選。但對於崇實中學的學生,這條路幾乎是不存在。在那些從小私塾培養,以寫作八股文、背誦《四書》《五經》為職業的競爭者面前,教會學校的學生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第二條是出國。雖然十九世紀末,國人對於東、西洋的認識已經漸漸開闊,但不菲的費用、遙遠的距離、拗口的洋文,使得絕大多數人都視之如畏途。
第三條是讀大學。這條路在以後的歲月中,或許會成為眾多學生的目標。但在眼下,恐怕還是乏人問津。為什麼呢?因為在1899年前後,中國還沒有幾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除了北京的京師大學堂,比較有名的只有津海關道盛宣懷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天津創辦的“西學學堂”(1903年改為北洋大學堂,現在天津大學的前身)和光緒二十三年(1897)在上海創辦的“南洋公學”(現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
西學學堂分頭等學堂(高等學校)和二等學堂(中學)兩級,課程除“中學”外,特別注意學習機械和法律等科目。
南洋公學包括四種新型的學校教育:第一,師範院,中國近代最早的新型師範學校,學習年限最少一年;第二,外院,它是師範院的附屬小學,學生分四班,學習滿三年後升入中院;第三,中院或稱二等學堂,這是中學性質的學堂,分四班學習;第四,上院或稱頭等學堂,這是大學性質的學堂,也分四班學習,其中高材生升入師範院。學生人數規定:師範院40名;外、中、上三院各分4班,每班30名。辦學經費皆由招商和電報兩局眾商人及買辦所捐,故定名為南洋公學。
就崇實中學三年級30名學生來看,絕大多數選擇了工作,只有少部分人選擇讀大學;至於考科舉和留學,則一個也沒有。
但這些都沒有太影響孫元起,孫元起除了負責上課、改作業之外,並不能給他們太好的建議。
七月的天氣,已經非常炎熱,院子裡的小學堂依然日復一日的開課。因為孫元起覺得這群孩子年齡都偏大,有些已經錯過最佳的啟蒙時期,接受能力漸漸變差,只有趁著最後的時光抓緊補習,才能勉強搭上末班車。這放在後世算是“補課”,家長不樂意,教育部門也不允許。可老佟、老趙、老鄭這些學生家長們不這麼認為:“孫先生真是用心啊!要是他們不聽話,就狠狠打!”;
“是啊是啊。孫先生,不要對他們客氣。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成材!”
“對!不聽話,用大板子抽他們!”
“孫先生要是捨不得,就告訴俺,俺把他吊起來打!”
殺氣騰騰的話,聽得孫元起一頭汗水。
七月中旬的一日,孫元起正在小學堂給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上課。崇實中學三年級的學生來了,領頭的正是韓蘧、陳驥德兩人。他們也不打擾孫先生,自去平日裡為他們準備的實驗室裡。
等下了課,孫元起過去時,他們正在討論未來。這一刻,孫元起想起了太祖的那句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看到孫元起走進來,學生們停止了自己的爭論,齊齊立起身來,口中稱道:“先生好!”
孫元起示意他們坐下,徑直走向自己以前一直坐著的講臺,講臺上放著最近剛編好寫定的《初等物理教科書》力學分冊(下)、熱學分冊、電磁學分冊三種,每種兩冊,是這學期崇實中學三個年級的成果。都坐定後,孫元起問道:“你們剛才都談些什麼呢?”
他們都相對呵呵一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