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頁)
伯溫。”
明朝開國軍師,有“天機大俠”之稱的劉基已經逝去,他的兒子劉璟是皇子皇孫們的伴讀,我可以在御書房見到他。我選了一套白底暗紋流金圖案的衣裙,頭髮梳成一束垂在腦後,簡潔齊整,並沒有穿煩瑣的郡主服飾,然後往御書房而去。御書房的那名掌事太監看見我又來了,笑眯眯說道:“永嘉郡主早,又來找哪位殿下啊?”我向他點頭打過招呼,微笑著說:“公公早。我今天不找那些叔叔弟弟,是來找劉大人的。”他微有訝異,隨即笑道:“劉大人和長孫殿下、曹國公在菊圃那邊,奴才帶您過去,請郡主移駕。”未近菊圃,一陣宛兮清揚的琴聲,伴隨著冷冽而傲氣的清香已撲面而來。圃中秋菊競相開放,紅、黃、白、紫間雜其中。九月中百花凋零,唯獨它凌霜盛開,清秀素雅、雋美多姿。
遠遠看見小亭中站立著幾名年輕公子,似乎是在賞花。其中一身白色孝服的正是朱允炆,另一名身著水繡蟒袍朝服之人是曹國公李景隆。另一人端坐在一架焦尾琴前,十指宛如行雲流水撥動琴絃,似乎正是失傳已久的古曲《廣陵散》。我曾經聽過後人根據零散儲存下來的曲譜重新編譯而成的《廣陵散》,雖然曲調相似,但是比起原曲來,相差千里。奏曲之人年紀二十有餘,身著三品服色,眼神專注於琴絃,目不斜視。我從未見過劉璟,但是史載他為人正直,頗有其父之風。聞其琴音已知此人性情剛直,除了劉璟,決不會是別人。
待他一曲停歇,我才從花圃中的小徑走過去,朱允炆和李景隆都已經看見了我。朱允炆抬頭笑道:“你怎麼有空到這裡來?”李景隆看了我一眼,說道:“永嘉郡主,我們又見面了。”
皇室中公認他滿腹經綸,文武全才,年方二十就承襲了父親的國公爵位,少年得志的李景隆身上總是帶著幾許高傲的氣息,就像一隻驕傲的大孔雀。我對他這種自命不凡之人並沒有太多好感。
但他是朱允炆的心腹死黨,又是朱元璋的義孫,我不得不答道:“曹國公你好。”朱允炆有些驚訝,迷惑不解,問他道:“你們也曾經見過面嗎?”李景隆點頭道:“昔日我曾在秦淮河畔巧遇過寧王殿下和郡主。”
朱允炆對我笑道:“他們常在宮裡宮外走動,看來我比他們認識你都要晚。若不是母妃將你帶進宮來,我這輩子就無緣見到你了。”
朱允炆並不追問我為什麼會認識寧王,似乎對我入宮以前的事情已經瞭如指掌。表面不動聲色的朱允炆,暗地裡一定對我做過一番調查。他應該知道我認識的人不僅僅是寧王而已,很多皇子都和我相識。
我從晉王身邊到了燕王身邊,後來又跟著燕王去了北平,在北平城內住過一段時間,還開過一家衣坊,但是像我和寧王一起偶遇李景隆這樣的小事,他似乎並沒有調查到。不知道朱允炆會怎樣猜測我和他這些叔叔們的關係,但是我有一種直覺,仁厚的朱允炆並不會傷害我。
我看向劉璟,說道:“劉大人剛才所彈奏之曲可是《廣陵散》?”
劉璟站起身來,離開琴畔對我行禮,恭聲應答道:“臣劉璟參見永嘉郡主。此曲確是《廣陵散》,只恐有辱郡主清聽。”我來正是為了找他,轉身對朱允炆道:“哥哥,我對此曲有些疑問,想求教於劉大人,卻又擔心哥哥聽了我那些淺顯的問題要笑話我。”
朱允炆會意,笑道:“那你單獨問他,我們先回避一下。”他徑自離開,李景隆看了看我和劉璟,也隨他一起走出小亭。
我和劉璟相對站立於亭中,我直接說道:“你可知道我為何要單獨與你談話嗎?”劉璟目視遙遠天際,說道:“郡主一定不是為了琴曲。”我微笑道:“不錯,早已耳聞你飽讀五經,通曉天文地理,我今天正為向你請教令尊那首《金陵賦》而來。”提到《金陵賦》,劉璟的臉上已經出現了吃驚的表情,愕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