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西寨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漁父詞》,不僅描寫了水面的風景、水中的魚種,還把釣魚人那種對漁獲的渴望形象的比喻了出來。
洪濤此時的狀態與這首詩中描寫的就非常相近,面前就是一片寬闊的水面,白鷺被幾隻在北方叫做“歪脖老等”的水鳥所代替,桃花和鱖魚沒有,不知名的小野花和草魚、鯉魚多得是,古人的草帽、蓑衣變成了現代的防水衝鋒衣,最貼切的就是他正站在雨中,舉著一根魚竿和水中的魚在搏鬥。
洪濤今年40掛零,在běi ;jīng一家旅行社任職,父母已經過世,家中只有他和妻子兩人,沒有孩子。做為一名70後,他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平時沒事就看個外國電影、和朋友喝點小酒、上網玩遊戲聊天、麻將館裡與人搓幾鍋小牌、和老婆一起去各處旅遊旅遊、前幾年腿腳利落的時候還能去足球場上蹦躂幾下。要說他最喜歡的娛樂活動,應該叫嗜好更準確一點,那還應該是釣魚這項很小眾的運動。
洪濤自小生在běi ;jīng西城區的後海邊上,由於家門口就是湖水,那時候的小孩子又沒有什麼可玩的東西,所以就跟著喜歡釣魚的父親一起,整個暑假都坐在湖邊釣魚。長大了之後,這種兒時的遊戲成了一種休閒運動,他也就自然而然的迷上了它而不能自拔。
不管是什麼東西,過於愛好就成了一種癮。洪濤在釣魚這方面也上了癮,而且癮頭很大。由於他們兩口子沒有小孩,父母又走得早,工作也不是很忙,所以他有大把的時間用來去過這個釣魚癮。
每年的5月開始,洪濤就會約上他的那些漁友,開著車跑到離běi ;jīng幾百公里的水庫去過釣魚癮,一去最少一週,吃喝住都在水邊上,很有點不釣到大魚不回還的意思。要問為啥跑那麼遠去釣魚?答曰:běi ;jīng附近喜歡釣魚的人太多,水庫又太少,再加上環保工作做的不太好,基本都是人多魚少,就算是釣上來,也都是小魚,沒意思。
如果是從小時候釣魚就開始算,洪濤已經有了20多年的釣齡,算是個老釣迷。從當初的用根小樹杈綁個縫衣服針釣小白條、小爬虎,到後來的買魚竿去釣那種收費的魚塘,目前他已經步入了去野外的水庫專門釣那些不是養殖的野生魚了,而且胃口也越來越大,對漁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十幾斤、二十幾斤、三十幾斤的魚都已經在這幾年中釣到過,今年他的目標直奔突破單條50斤的重量。
這次他們一行4人垂釣的水庫叫“桃林口水庫”,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區,周圍是燕山山脈的東麓,水庫的庫容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流域非常大,是利用原本灤河的一條支流青龍河築壩而成的,從上游一直到大壩,能有上百公路的距離。
這個水庫之所以能夠吸引洪濤他們驅車幾百公里前來,主要是因為這裡相對來說比較偏僻,沒有水庫網箱養殖,更沒有水面的旅遊開發專案,對原生魚類保護的比較好。雖然水庫的建庫時間不長,但是原本生活在青龍河裡的野生魚類都得以繼續生長,據河北的釣友說,這裡有50多斤的鯉魚被釣上來。
洪濤他們就是衝著那50多斤的大魚來的,荒涼不怕,幾個大老爺們怕什麼荒涼啊?聽說過搶錢、搶車、搶女人的,還沒聽說過搶魚竿的。沒有農家院也不怕,咱自帶露營和廚房用具,什麼帳篷、天幕、躺椅、高壓鍋、煤氣灶、米麵油鹽一應俱全,連汽油發電機和膝上型電腦都備著,完全自給自足。
今天已經是抵達這裡的第7天了,洪濤4人的釣獲並不理想,可能是由於天氣悶熱的緣故,大魚們都躲在yīn涼的地方不愛活動,別說50斤的巨物了,10多斤的魚也沒見到幾條,很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