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敦同沌。此謂舜流放四凶,以況鯀。鯀,禹父。
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引《神異經》注道:“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一名傲狠,一名難訓。”
謂之。——《左傳·文公十八年》。注:“兇頑無匹儔之貌。”。服注:“狀似虎豪長一尺,人面虎足,豬牙,尾長丈八尺,能鬥不退。”
楚之。——《孟子》。注:“囂兇之類興於記惡之戒因以為名。丁音惡獸名也。”
《春秋》雲:“顓頊有不才子名也。”
《孟子·離婁下》道:“晉之乘,楚之,魯之春秋,一也。”,音桃物。此謂同乘與春秋,為國史名,楚史名。
3說文解字
(圖5)(圖5)讀《史通·六家第一》,有“孟子曰:“晉謂之乘,楚謂之,而魯謂之春秋,其實一也。”然則乘與紀年、,其皆春秋之別名乎。”
《史通箋註》注云:“晉乘(讀去聲),檮(tao)杌(wu),魯春秋,皆各國史書別名,而又通稱為春秋。”
查《漢語大字典》“”條:1、斷木;2、傳說中的怪獸名;3、傳說中為遠古的惡人“四凶”之一;4、楚史名。
“”與敦煌有關者,當為第二、三種之義。《神異經·西荒經》: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一名傲狠,一名難訓。春秋顓頊氏有不才子名是也,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為人饕餮淫逸無理,名苗民。春秋所謂三苗書雲:“竄三苗於三危。”《歷代筆記小說選·漢魏六朝》《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
4各種說法
楚史清人修改版楚史清人修改版《孟子·離婁》載,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孟子在這段話中提及春秋時期三個國家史書的名稱:魯國的史書為《春秋》,楚國的史書為,晉國的史書為《乘》。對《春秋》和《乘》的命名,厲來無異義。“魯以編年舉四時為記事之名,故以因名春秋也。”“晉國所記,言之則謂之乘,以其所載以田賦乘馬之事,故以因名為乘也。”
《孟子註疏》中的這些解說,未見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唯獨對楚之“”,則異見紛呈。《註疏》說:“自楚國所記而言,則謂之,以其所載以記囂兇之惡,故以因名為也。”顯然,這種解釋與孟子所說的“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相違背。奇怪的是,人們對此反而沒有疑議,卻對“囂兇之惡”生髮出五花八門的解說。
“”究竟為何物,論者眾說紛紜,莫終一是。
有說是兇獸的,如東方朔在《神異經…西荒經》中所描述:“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一名傲狠,一名難訓。”
有說是兇人的,如《左傳?文公十八年》所載:混沌、窮奇、、饕餮四凶。乃顓頊的不才子,不可教訓。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天下之民為之。
有說是兇木的,如王筠在《說文解字句讀》中釋曰:“,惡木也,主於記惡以為戒也。”
有說“”就是夏鯀的,如薛安勤在《國語譯註》中注云:“即鮌,也寫作‘鯀’,傳說是遠古時代部落首領,神化後變為黃熊。”
有說“”是形容無知之貌的,如杜預在《左傳》注中即言:“囂兇無疇匹之貌也。”賈逵亦取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