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5 頁)
2.東線( 長江下游的淮東) :
韓世忠的軍隊從今天的江蘇淮安(當時叫楚州)出發,基本上是在江蘇連雲港一帶徘徊。雖然又在江蘇連雲港與江蘇徐州之間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並未按照原定軍事計劃去進攻金兵在河南開封外圍設定的三大據點之一,位居開封東面的河南商丘,也就是沒有緊密配合岳家軍的中線突入。一些史書從輿論宣傳角度,認為東線的韓家軍雖然沒有進兵河南地區,但是與中線的岳家軍起到了遙相呼應的作用。筆者認為,這是在給人緣比較好的老韓塗金抹銀,有誇大其詞之嫌。造成韓家軍沒有繼續擴大戰果的主要原因,估計是由於兵力不足而捉襟見肘。韓家軍雖然有八萬軍隊,但是在抗金一線江蘇淮安(當時叫楚州)的只有三萬人左右,餘者大部分駐紮在地域寬泛的淮東、淮南地區,基本處於一種守勢。
東、西兩線的宋軍雖然牽制了金軍的部分兵力,但自身也無力再去支援岳家軍在中原地區的反攻。 。。
第6節 偶然之結局?還是命運之使然?(3)
3.中線( 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長江中下游的淮西):
1)張俊所部:淮西宣撫使張俊的人馬是南宋在中線淮西地區的主力部隊,在“順昌之戰”打響時,是最有可能成為被圍的劉琦所部的一支外援勁旅。當時雖然張俊的大部分人馬在長江以南,但是其屬下左護軍王德的軍隊駐紮在今天的安徽省中部的合肥(宋時叫“瀘州”),距離順昌僅四百餘里地,估計用四天急行軍足以趕到。但是據史料記載,王德的人馬是在1140年6月25日,也就是在戰後的第十三天(順昌之戰是在1140年6月12日結束)——黃花菜涼了的時候,才趕到案發現場,給人的感覺不象參戰,倒更像是來參加收屍行動的。而張俊是在1140年5月26日,即在“順昌之戰”打響的第二天就已經接到了宋高宗下達的支援命令。其實即便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駐紮在安徽合肥的王德人馬也應對唇亡齒寒的劉琦所部速度來個“友情增援”,最起碼應該作為嘉賓去捧捧場,活躍一下氣氛,又豈能真來個隔山觀虎!!!
造成這二位仁兄反應遲鈍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張俊、王德等將為求儲存本部人馬實力而儘量避免與強敵“硬碰硬”,因此故意拖延時日,擺了一個“支”而不“援”的造型,坐視劉琦所部孤軍苦戰。一直到取得“順昌大捷”十幾天後,金軍主力大部分撤到河南地區,張俊、王德的軍隊才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趕到硝煙已經散盡的順昌,不久又乘勢渡過淮河,於1140年6月底攻佔了淮河以北的宿州、亳州。但是張鐵山很快就班師南歸,將軍隊撤到了淮河以南的安徽壽春。對於張俊人馬的撤軍原因目前有兩種版本:
一種觀點認為張俊的人馬是“奉詔班師”,班師的時間是在1140年7月8日之後,即岳家軍與金兵主力進行郾城大戰之後。
一種觀點認為張俊的人馬是擅自退兵,班師的原因是由於遭遇到了暴雨,班師的時間是在1140年7月8日之前,即岳家軍與金兵主力進行郾城大戰之前。
第6節 偶然之結局?還是命運之使然?(4)
2)劉琦所部:劉琦所部在順昌地區參戰的軍隊大約有一萬八千人左右,順昌大戰中損失慘重,無力乘勝追擊、擴大戰果,基本處於一種守勢。
1140年6月20日,岳家軍攻克河南許昌地區後(當時叫穎昌府),岳家軍主力部隊不斷向河南開封西南方向的穎昌、郾城一帶集結,並準備以重兵常駐穎昌,作為繼續北上的基地。1140年7月8日,金主將完顏宗弼在郾城敗北後,又率地。1140年7月8日,金主將完顏宗弼在郾城敗北後,又率領十二萬大軍插入穎昌與郾城之間的臨潁縣,妄圖切斷駐守在郾城的岳飛與駐守在穎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