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5 頁)
借優勢兵力阻擊來犯之敵。開封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其攻守形勢。如果直取開封,很容易造成重兵屯于堅城之下,進退維谷的境地。攻開啟封的關鍵,在於從外圍入手,層層遞進,使其變成僅存中樞的孤城一座,在外援已絕的形勢下,無力戊守,不戰而自降。
開封的攻守形勢於久經戰陣的岳飛而言,成竹在胸。因此,岳家軍最初的打擊目標,並沒有直接去攻取這座故都,而是將開封周圍的幾個據點,也是其外圍防線,做為掃蕩的重點:
1140年6月25日,收復河南開封南面的蔡州;
註明:蔡州,就是今天的河南汝南縣位居河南開封南面、汝河上游的北岸。汝河的源頭在中原腹地,下游流入淮河上游,是中原地區與淮河流域最便捷的水路之一。所以,無論是北方軍事集團要飲馬長江,還是南方政權意欲北圖中原,蔡州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戰守之地。
1140年閏6月19日,收復開封西南方向的穎昌;
註明:穎昌,位居今天的河南省許昌市以東,位居中原與江淮之間便捷的水路之一 —— 穎河的上游。這座三國故都以其便利、天下居中的交通、地理環境而成為兵家必爭的軍事要衝,是開封西南方向的一道屏障。
1140年閏6月24日,收復開封南部的陳州(即淮寧府);
註明:淮寧,今天的河南省淮陽市,遮蔽在開封南部,因位居江淮與中原之間重要的水路之一 —— 穎河上游北岸,由此
而成為了自古以來的兵家矚目之地。所以其地有“控蔡(河南汝南縣)、穎(指許昌)之郊,綰汴(河南開封)、宋(指河南商丘,因其古稱為宋州)之道(註明:蔡、穎、汴、宋泛指中原地區),淮、泗有事(淮指淮河與大運河交匯處的江蘇淮安,泗指古泗水與淮河交匯處的泗州,“淮、泗”泛指江淮地區),順流東指,此其經營之所也。”
1140年閏6月25日,收復開封西面的鄭州;
註明:鄭州,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北,雖非軍事重鎮,但卻因北
瀕黃河天險、西臨滎陽、虎牢、東靠開封、南倚嵩山而成為中原地區的交通要衝。其中滎陽、虎牢關為易守難攻,遮蔽洛陽古都東側的戰略要地,尤其在我國曆史上處於東、西爭雄時,滎陽、虎牢更是成為軍事集團之間比較明顯的分界點之一;開封為七朝古都,中原地區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黃河、嵩山為河南天然的山川險要。正因位居樞紐,所以鄭州西北,地處黃河、濟水分流處的邙山,曾經是中原地區最重要的糧倉,古稱敖倉。因此有“據敖倉之慄,塞成皋(就是“虎牢關”,在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西一公里處)之口,而中分天下”之稱;有“鄭州逐鹿地,滎陽決雌雄”的軍事古訓。
1140年7月12日,收復西京洛陽;
註明:位於開封西面的洛陽,不僅是聞名於世的古都,也是河南西部地區第一軍事重鎮。
1)洛陽東北方向不遠處,是中國古代在黃河下游最重要的渡口——孟津,透過孟津渡過黃河,就瀕臨控扼中原與華北地區的制高點——形勝之地山西。
2)洛陽東出,沿著由黃河、洛河、伊河三條主要河流衝擊而成的伊洛河谷,透過今天的滎陽市泗水鎮西一公里處,控扼著黃河與嵩山之間的要隘——虎牢關,就進入到了中原交通要衝——鄭州的前哨。
3)沿著洛陽的東南方向,渡過洛河、伊水,穿越嵩山的軒轅關,就進入到了中原與江淮之間最便捷的水路之一 ——穎河。循穎河方向,可直下三國故都——許昌。
4)由洛陽南行,穿過控扼著嵩山與熊耳山之間的險關要隘——伊闕龍門,也就是今天的洛陽龍門,繼續南行是穎河上游,向東南方向可至“凡是南北戰爭,汝南必有事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