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爛倉原理(第1/2 頁)
在被遣送往監獄的路上,王亦平的腦海中思緒如潮水般洶湧澎湃,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開始思考自己當初該不該假冒省委組織部部長給許金集打電話,為什麼那麼快就被發現?在被貶到小鄉去當計生專幹後是否應該去告發許金集,如果當時能夠選擇保持沉默,事情會不會發展到如今這般地步?自己一直以來對於晉升提拔的執著追求是否本身就存在著某種錯誤呢?難道這一切都是命運早已安排好的一場劫難嗎?
然而,無論如何思索,有一個事實卻無比清晰地擺在眼前——那便是他後悔最後沒有聽秦洲的勸告。
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的悔恨也無法改變既定的現實。
王亦平想,雖然他整天想著提拔,但他還是十分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曾經有許多人給他送錢,但他從來都不敢收,他十分清楚幹部隊伍中像他這麼廉潔的微乎其微,但最終自己卻被蓋上了腐敗分子的標籤。他突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他之所以那麼長時間得不到提拔,根本原因就是他跑官時從未送過錢。於是,他更加明白一個更深的道理,那就是,貪官不一定有事,清官不一定沒事,牢內的不一定是壞人,臺上的不一定是好人,因為貪官會用貪來的錢找靠山,組人脈,編保護網,真的有事時沒人敢動他,因為動他就會動到自己,沒有哪個領導那麼傻;而清官只苦於埋頭苦幹,腳踏實地,沒人脈,沒靠山,沒保護傘,一旦因權力鬥爭落入別人圈套,便必死無疑,他就是這個典型清官的結局。於是,王亦平想起了家鄉一位老者曾經形象形容宋代末年的一句經典的話:\"一倉地瓜都爛的差不多了,當然只能把好的撿出來\"。王亦平似乎看到了某個說不清楚但又似乎可以清楚的不遠未來,於是,他意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深刻涵義,不管是哪個時期哪個朝代哪個領域,都必須成為王者才是立足之地的根本,而要成為王者就必須要有經濟基礎。
於是,王亦平在還沒進監獄之前的路上,他就對自己的過去進行認真、準確的總結,並對未來進行認真的梳理與規劃,他想到,監獄也許是他真正發跡的地方。想到這,王亦平心裡似乎寬慰了許多。
王亦平終於被送進了監獄。
監獄裡面有一種專門用來培訓新犯的過渡牢房。而過渡牢房一般都是關係戶才能進來的,因為過渡牢房是沒有幹活的。
因為王亦平是職務犯,再說了,王亦平當然也有一定的關係,便自然而然的被安排在過渡牢房。
王亦平雖然之前聽聞過有關監獄的種種可怕傳聞,特別是在看守所期間聽到的那一些已經進過監獄的人的真真假假的話。但當他真正踏入這扇厚重的牢門時,內心深處的恐懼依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每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彷彿腳下踩著的不是堅硬的地面,而是隨時可能崩塌的懸崖邊緣。
終於,在獄警的引領下,他進入了自己所在的監舍,並在獄警安排下來到了那個屬於自己的狹窄空間——一張冰冷的床鋪。
此刻的王亦平甚至連抬頭打量一下週圍其他囚犯的勇氣都沒有,只能低著頭,默默地開始收拾起自己那少得可憐的行李,輕輕地整理床鋪,動作輕柔而又謹慎,生怕發出一絲聲響就引起他人的注意。
在這個陌生而充滿敵意的環境裡,王亦平深知任何一個不經意的舉動都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麻煩。因此,他儘可能地保持低調的沉默,將自己偽裝成一個老老實實、與世無爭的形象。他暗自祈禱著,希望這樣能夠避免那些心懷惡意之人對他的過分刁難。
然而,儘管王亦平心中如此期望,但他心裡明白,這裡畢竟是監獄,一個弱肉強食的地方,做任何事都是遵循著弱肉強食之法則。即便自身展現出無比的溫順與乖巧,也未必能徹底規避各類潛危險和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