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楊士奇與張玉(第2/3 頁)
林天時常會與張玉私下交談幾句,兩人也越聊越投機,張玉對林天也越來越敬佩,林天也對張玉頗為讚賞。
張玉望著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五彩斑斕的攤位,不禁感慨道:“許久未曾見過這般熱鬧景象了,想當年我也曾夢想過能過上這般安穩日子,可如今……唉。”
林天笑道:“張兄,如今這太平景象,雖來之不易,但往後的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呀。”
張玉微微搖頭,道:“但願如此吧,只盼我等能早日過上安穩生活,不再受這顛沛流離之苦。”
楊士奇在一旁聽著,心中對張玉的敬意又多了幾分,雖不知其過往的具體經歷,但從其言行舉止間也能看出是個飽經風霜卻仍心懷希望之人。
一日,在趕路途中暫作歇息時,林天與楊士奇坐在一旁,又開始討論起學問來。林天微笑著問道:“士奇兄,你平日裡飽讀詩書,對諸多學派想必也有自己的見解,不知你對理學一派作何看法?”
楊士奇撫了撫衣袖,思索片刻後道:“理學注重格物致知,窮究事物之理,以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目的,確有其精妙之處,然在踐行之中,也不乏有人過於拘泥於條文規矩,失了幾分靈動。”
,!
林天點頭贊同,又道:“兄臺所言極是。其實呀,如今還有一門學問正悄然興起,名為心學。”
楊士奇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忙問道:“心學?這倒是未曾聽聞過,林天兄快與我講講吧。”
林天便娓娓道來:“心學強調心即理也,認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之中。人之本心便是道德的根源,只要致良知,依著本心去行事,便能明辨是非善惡。就好比面對一件事情,無需向外去苦苦追尋所謂的道理準則,只需反求諸己,傾聽內心的聲音,便能知曉該如何去做。而且心學注重知行合一,知曉了道理,便要付諸行動,不可只是紙上談兵。”
楊士奇聽得入神,不禁微微點頭,若有所思道:“這般論調倒是新奇,依此說來,人人皆可透過探尋自己的本心來尋得道德與真理,不必全然依賴於外界既定的規範。只是這知行合一,要真正做到怕也不易呀。”
林天笑道:“確實不易,但也正因如此,才更顯其珍貴呀。心學便是希望人能在生活中不斷去體悟、去踐行,如此方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
楊士奇感慨道:“今日聽林天兄一番講述,真是大開眼界,這心學的學問,還需日後細細琢磨才行。”
幾日過後,隊伍在一處小鎮暫作休整。張玉找到林天,神色間帶著幾分猶豫與期盼,終是開口道:“林兄,這幾日我心裡一直琢磨著一事。我那妻子和孩子如今還在山後的村子裡,過得實在艱難。我想著,能否帶上他們一起上路啊?我實在放心不下他們獨自在那。”
林天聽聞,微微一愣,隨即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道:“張兄這是人之常情呀,理應如此。帶上家人在身邊,也好有個照應,心裡也能踏實些。”
張玉眼中頓時閃過驚喜之色,忙不迭地道謝:“多謝林兄理解,我就怕給隊伍添麻煩,既然林兄應允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林天擺了擺手,道:“張兄說哪裡的話,都是一起同行的夥伴,自當相互幫扶。只是這一路帶著家人,難免要多些準備。”說罷,林天便從行囊中取出一些銀錢,遞到張玉手中,道:“張兄,這些錢你且拿去,去買上兩輛馬車吧,這樣嫂夫人和孩子路上也能舒服些,放置些行李物件也方便。”
張玉見狀,趕忙推辭,道:“林兄,這怎麼使得,我本就承蒙你收留,哪能再要你的錢。”
林天笑著把錢硬塞到張玉手裡,道:“張兄就莫要推辭了,就當是我提前支付給你的護衛酬勞一部分罷了。況且咱們這一路,大家都要走得安穩才好,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