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講】(第1/7 頁)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九十一頁。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
我們在修習首楞嚴王三昧或者說是大乘的圓頓止觀之前,要先建立大乘的正見。那麼什麼是大乘的正見呢?本經引導我們去觀察生命的時候,它主要把生命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妄的。一個是真實的功德,一個只是虛妄的因緣。從這兩部分來觀察生命。
在整個三卷的經文當中,佛陀剛開始所開顯的是我們能觀的心有真妄的差別。我們能觀的心在面對外境的時候,有所謂的攀緣心跟常住真心。攀緣心就是說我們的心對外境有所執著,仁者心動。我們這個心態的產生,是因為某一種人事的因緣的刺激,所以這個心是隨境而生,也隨境而滅。這種攀緣心是要不得的。你不管是念佛、持咒、拜佛,乃至修任何的功德,你用攀緣心來修學,你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因為它的根本是虛妄的。所以在修行之前,你一定要把心帶回家,迴歸到你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本性。你要先遠離外境的執著,回到你的清淨本性,從這個本性當中去發動你的修學,那麼所有的功德都是如來密因,都是諸菩薩萬行的圓滿。所以你在修行當中,第一個先找到你的真實心,是非常重要的。
找到你的心以後,從你的心開始生起觀照。這個時候就可以面對所觀境,這一切人事的是是非非的因緣。那麼這個所觀境應該怎麼去觀察呢?佛陀講到了會四科融七大。前面四科的經文,佛陀主要講到一個觀念:妄相無體。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種身心世界,它的相狀只是一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幻妄稱相而已,它沒有真實的體性。
前面四科的經文,是在破除我們對妄相的一種執取。我們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那個就是自我。其實那個是我們自己想象出來的,我們捏造出來的。這個身心世界是變化的、是虛妄相的。所以在四科當中,主要是發明的“達妄本空”,那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個生滅的過程而已,它沒有真實的體性。到了七大就不一樣了,講到性本具相。所以四科是發明整個生命的過程,而七大是說明整個生命的根源。
那麼這個幻妄稱相、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是從哪裡來的呢?是我們一念心性變現出來的。我們這一念心,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含攝無量無邊的性德。到了七大的時候,就講到這個性德是真實的。所以四大是講相妄,七大講性真。講到整個地水火風空根識它的體性是遍滿整個法界,你隨時有因緣,它隨時出現。你有一處的因緣,它就在一處出現;你有兩處的因緣,它就在兩處出現。它的體性是遍滿的。
就像我們唸佛一樣。你說我們唸佛為什麼能夠消業障?它的功德是從哪裡來?它不是從佛號而來。如果功德是從佛號而生,那你放錄音帶就好了嘛,你幹嘛用心去唸呢?你說我的功德是從我的心生起。如果從你的心生起,那你就不要念佛嘛。那麼我們唸佛,真實會產生一種滅惡生善的功德。這個功德從哪裡來?從本經的解釋,相妄性真。這個功德的體性是遍滿法界的,你一處唸佛,它就一處顯現;你兩處唸佛,兩處顯現,就是個人的循業發現。它的相狀是循業發現,但它的體性卻是真實遍滿。我們能夠從四科七大當中看到生命的過程,是相妄,是性真的,是周遍法界的,所以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只要我們願意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顯現,而且所有的功德都是遍滿法界,沒有一個地方欠缺。
所以說前面的三科,就打下你整個大乘的止觀的基礎,我們三科的文也即將圓滿,阿難尊者也即將開悟。所以你要知道、要掌握你內心當中,什麼是真實的,外境當中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我們的主人翁,什麼只是暫時的過客,你要把它分清楚。
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 分四:壬一、破妄執;壬二、明大均;壬三、顯理性;壬四、斥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