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講】(第1/7 頁)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一百五十三頁。壬二,普賢觀耳識。
當我們一個凡夫眾生受了菩薩戒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是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的境,而發起了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願力。這個時候心境的和合產生一種善種子,我們叫作菩提心,這就是整個成佛之道的根本。但是,我們剛開始所發的菩提心,基本上我們叫作世俗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基本上有兩種過失:一個,它是不堅固性的,它會隨因緣而變化;第二個,它沒有廣大性,有些人是緣眾生的苦,有些人是緣聖教衰。你當初的菩提心是緣單一的境而發的,所以你當時的菩提心的心量不是普遍,不是廣大的。所以,發了菩提心以後,接下來要緊的工作就是,你必須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提升到一種勝義菩提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止你的戒定慧的修學,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轉成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的生起,是緣一種世俗諦的因緣而生起,以本經來說就是根塵識。你依止當時的六根去攀緣六塵,可能是緣三寶的境,也可能是緣眾生的境,根境的和合產生一個了別的心識,這個心識是從根境的和合產生。但是這個境是變化的,你看,你十年前發的菩提心,你緣的境跟現在的境不同,所以你這個菩提心也就跟著變化。所以我們必須要依止不生滅心,就是必須要破除虛妄的相狀,開顯真如的本性,破妄顯真。
真實的勝義菩提心是不會變化的,因為它是離開了根塵識,它是在一種“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的情況之下發起的菩提心。也就是說,它是在一種“無住”的情況之下而發的菩提心,完全是從內心發出來,它不必靠外在的因緣刺激,不必的。所以,這種依不生滅心所發的菩提心特別的堅固。你看他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的刺激,遇到順境的誘惑,他那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永遠不退轉,因為他開始的菩提心所依止的處所就是不生滅心。
第二個,這個菩提心特別的廣大,它是時空無盡的。所以你看有些人的善根,從出生以來他那個菩提心就很強。同樣受了菩薩戒,有些人今生菩提心就幾乎完全退失掉了;有些人的菩提心,從小的時候就很堅固,因為他剛開始栽培那個菩提心就特別的堅固,他依止不生滅心。首楞嚴王的堅固性不會因為死亡的因素而破壞的,他那個善根是一種不可破壞的善根。所以,我們在修本經的時候要知道,《楞嚴經》的角色,就是把我們這個菩提心,一個世俗的菩提心,轉成一種勝義菩提心。
沒有錯,我們發了菩提心,但是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很堅固、是不是很廣大?你的菩提心是依什麼而發、以何為住?這個很重要,因為它畢竟是所有菩薩道的根本。《華嚴經》說,你要是忘失了菩提心,修一切的善法,都是魔業。所以《楞嚴經》的特色,就是把我們的菩提心轉成勝義菩提心。當然,到《法華經》的時候,就從這個勝義菩提心再發起廣大的波羅蜜,來成就萬德莊嚴。所以說,本經強調以不生滅心來安住我們的菩提心,再依止菩提心來修學空假中三觀,來成就諸菩薩的萬行,最後圓滿菩提,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講義的壬二,普賢觀耳識。這一段是普賢菩薩觀耳識。這個能觀的智是空假中三觀,所觀的境是耳識。這個耳識就是見聞嗅嘗覺知中的這個“聞”,那個聽聞的功能。這個就是依止能觀的智,去觀察所觀的境,破除耳識中的六結而開顯我們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這一段其實我們昨天講過了,主要的意思就是說,十方諸佛都會教導他們弟子當中已經成就大乘善根的人,來修學普賢之德,向普賢菩薩學習他的德行。
普賢之德是什麼呢?簡單地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