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要義 > 【第二十九講】

【第二十九講】(第1/8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重生之奮發圖強模擬器作弊修真寶可夢:直到相遇的那天快穿,那個收割外掛的宿主原配穿越小三,六零後女人的一生兒子愛吃的臭醬天才醫學博士的無敵人生每天睡前一個小故事神之傳承山村少年崛起之路罪案之源:詭案十三宗心淼歸來:納川的寵妻日常一人之下:我自紅塵逍遙大秦:我那身嬌體弱的賢臣送愛上天堂之二罪人無罪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從草莽到建立無上帝國從生化危機開始通關諸天青龍蓮團寵寶寶人參娃,福氣滿滿人人誇出格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六十四頁,辛二、別明。

我們一個凡夫眾生,由於過去的業力,在三界得一個果報體。這個果報體,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快樂的果報,也有一些痛苦的果報,所謂的一個苦樂參雜的果報體。那麼一般來說,我們今天都是在痛苦的果報出現的時候,在逆境的刺激之下,才產生一種想要修學佛法的善根。所以,我們開始修學佛法,不管依止什麼法門,其實我們目標是一樣的,就是要減輕痛苦的果報,增加安樂的果報,所謂離苦得樂。當我們開始離苦得樂的時候,那就是要開始去轉變我們業力的時候。

那麼應該怎麼轉變業力呢?徹悟禪師說:“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就能轉業。從剛開始一個粗淺的修學,我們內心當中“心與佛合”,我們依止一念皈依的心、一種專注的力量來憶念佛菩薩的功德,這個時候產生強大的加持,我們可以暫時地離開痛苦而得到安樂。那麼進一步要能夠究竟地解脫,就必須要“心與道合”,你要把宇宙間那種生命的道給參透出來。什麼是我們生命的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表相:這是個男人,這是個女人;這是個好人,這是個壞人。我們從整個生命的相狀當中產生了執著,而忽略了生命這個相狀背後的“道”。這是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

所以我們從本經上來看,你看阿難尊者剛開始請求佛陀開示圓頓止觀法門,佛陀就問他一個問題,說你當初在我法中是依止什麼樣的一種殊勝的相狀而發心出家修行?阿難尊者說,我是看到了佛陀三十二相勝妙殊絕而發心出家。所以阿難尊者整個修行的根本是“見”,他見到了三十二相。那麼佛陀這個時候就開始引導他從見的功能當中去悟入這個道。

你看前面的十番顯見,蕅益大師的科判把它判作“別就‘見精’開顯‘見性’”,從見的功能當中攝相歸體。你為什麼能夠見?當然我們見到東西就是向外攀緣。我們看到花,對花產生攀緣;我們看到佛菩薩的相狀,向佛菩薩的相狀產生攀緣。所以我們永遠沒辦法悟道。在十番顯見當中,佛陀要我們迴光返照。你為什麼能見?當問一句這個見的功能“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時候,迴光返照、探本求源,找到我們的常住真心。而這樣的一種道就是一種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也就是天台宗說的即空、即假、即中之道。所以你看前面的十番顯見,主要的是依止“見”,從見的功能當中去悟道。

辛二、別明 分四:壬一、明五陰性;壬二、明六入性;壬三、明十二處性;壬四、明十八界性

本科,其實它的重點在“遍歷陰入處界會理”。前面是說我們在見東西的時候有道;這個地方佛陀就廣泛說,其實道是無所不在的,不僅是你見到東西有道。你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通通有道,其實道是無所不在的。所以覺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只是我們當面錯過,如此而已。這個時候,佛陀必須告訴我們說,其實道是無所不在的。

那麼,它理由何在呢?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總示,總相的說明;第二科別明,就詳細地、各別地說明這個道為什麼是無所不在,把這個道理解釋清楚。別明當中分成四科:第一科是明五陰性,二是明六入性,三是明十二處性,第四是明十八界性。

這四科,我們可以簡單說明一下。這個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於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心世界,只是開合不同。那麼身心世界是一個相狀、是一種作用,它背後的體性、它背後的道到底是什麼?我們有必要把這個相狀背後的那個本來面目開啟來,來探討這個身心世界這麼多相狀背後到底它的道是什麼。以下看佛陀怎麼引導我們從相去悟入這個道。

壬一、明五陰性 分二:癸一、總徵;癸二、別釋

首先我們看壬一,明五陰性,從五陰的諸法當中去悟入真如之道。

目錄
別惹我,我有病,發起瘋來不要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