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第1/8 頁)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二十二頁,“辛七、破轉計無著”。
辛七、破轉計無著。(分二:壬一、轉計。壬二、破斥。)
這一段是阿難尊者對妄想的第七種輾轉的執著。他執著妄想的體性是“無著”,是將“一切無著”來當作心的體性。阿難尊者所謂的無著的定義是說,我們這一念心是有一個真實體性的,只是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它是無著的。因為前面阿難尊者講心在外、在內、在中間都被破了,所以他覺得心向外是不對的。他認為這一念心要一切法無著,這個就是心的體性。他作出這樣的執著。這地方兩段:第一個是阿難尊者的轉計,第二個是佛陀的破斥。
壬一、轉計
【第十講圖一】
我們先看阿難尊者對“無著”的基本定義。我們看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這地方有兩段:第一段是佛陀的教誨,第二段是阿難尊者錯誤的理解。我們先看佛陀正確的教誨。
阿難尊者白告佛陀說:世尊啊,我過去做您的侍者的時候,我曾經跟您老人家參加一個般若的法會(前面我們講到眼色為緣、生於眼識,那個是唯識的法會、方等法會。這個地方是般若法會),聽聞殊勝的般若法門。當時四大弟子都參加了,目犍連尊者、須菩提尊者、富樓那尊者跟舍利弗尊者,四大弟子來共轉般若法門。共轉法輪,我們解釋一下。
在般若會上,佛陀使令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跟三大弟子——目犍連尊者、富樓那尊者跟舍利弗尊者,來共同演說般若法門。演說的方式是三大弟子提出問題,由須菩提來回答,佛陀作最後的如是如是的印證。為什麼般若會上佛陀不自己來開演般若法門,而要聲聞弟子來開演般若法門呢?古德解釋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就是靠聲聞人來解釋空觀的道理,使令聲聞弟子破除法執,令他們回小向大。因為他們同樣是聲聞人,他了解聲聞人的習性是什麼。同樣一句話,佛陀說出來,可能其他的阿羅漢不是很懂,但是同樣修四諦法門的須菩提講出來,他們就容易接受。所以這個地方有影響聲聞弟子回小向大的意思。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轉教菩薩。般若會上不只是聲聞眾,還有那些大菩薩。大菩薩聽到了聲聞弟子來開演我空法空的道理,對菩薩也有教化的作用,一舉兩得。所以說佛陀使令須菩提來開演般若法門,佛陀在旁邊作幕後的指導跟印證。
在這個法會當中,阿難尊者聽到了一句話,說是“覺知分別心性”——這個明瞭分別的心,它也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間。那麼它在哪裡呢?俱無所在,是沒有處所的。沒有處所意思就是說它沒有自性,它只是一個因緣的碰撞,而產生一時的作用。佛陀的意思就是諸法因緣生。我們這一念心是因為六根接觸六塵,產生一時的作用。當根塵的因緣消失的時候,這一念心也消失掉。這是佛陀所謂的“俱無所在”的意思,就是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是這個道理,緣生緣滅的意思。
阿難尊者的執著是說:“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意思是,我這一念心對一切的外境都無所著,這個無所著就是我心的自體,這個自體就是我這一念心嗎?這個“名為心不”,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講話就不是那麼肯定了,帶有請示佛陀印證開示的味道。我們解釋一下。
佛陀所說的“一切無著”是:心是沒有自體的,沒有真實不變的自體。我們再講一次什麼叫有自體。你這一念心不能有變化,比如說:我想要念佛。這個心如果是:誒,我生病了,我沒辦法念佛了——你的心會受你的身心世界而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