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謝絕出山(第1/2 頁)
但甘寧不能答應他的請求,因為這與他的志向不合,甘寧自己的志向就是修長生道法,成就天仙道途。
修真者之間有一個不成條文的禁令,那就是不得參與世俗權力的爭奪,但如果這個修士自願放棄在修行界的前程的話,那他完全可以到世俗王朝去做一個國師或者供奉,用自己的力量影響朝堂政治。
王朝的供奉有一個相當誘人的好處,那就是可以作為天子家廟的陪祭,享受既得利益者子孫們的香火。但成為供奉的命運也和王朝的命運緊密捆綁在了一起,王朝興則香火不斷,境界逐步提升,王朝衰則境界跌落,香火斷絕,道消身死。
世間並無千年的王朝,三百年已經是長壽王朝的氣數所及,至於那些短命王朝,幾十年甚至幾年比比皆是。
他不會把自己的仙途寄託在虛無縹緲的王朝命運上,這也是大多數修士擁有無限前途的選擇,但還有一些修士,在煎熬了很長時間未能獲得突破的情況下,也會心灰意冷選擇人間的榮華富貴以及短暫的幾百年的輝煌。
但這也並非全部堵塞了出路,有那麼幾位古代王朝的供奉,留下了太多的傳奇,即使在王朝滅亡後,依然有後人對他們非常尊崇,為他們修建文廟或武廟,或在民間香火不斷,但這種天時地利人和集於一身的人物實在是太少了。
再加上人們都是厚古而薄今,越是古代的聖賢越偉大,今人反而不如古人。依此類推,等於白乾。
他只好婉言推絕道:“吾有志於仙途,且不在於一朝一夕,凡塵俗事會沾染太多因果,倒不如閒雲野鶴輕鬆自在的好啊。”
甘寧此言有託詞的意味在裡面,人仙,人仙何謂人仙,那就是還尚未脫離俗世因果的仙人,只要是不入出竅,尚在元嬰的仙人,都脫離不了俗世因果。
秦牧見共享王朝氣運的誘惑都打動不了甘寧,便再次許願道:“秦牧將來若能得取天下,必將奉道家為國教,也必為真人上尊號,單獨修建道觀神祠以供奉,同時鼓勵民間遵奉上香。”
甘寧沒想到秦牧對自己這麼有信心,他現在還只是起步於涼州一隅,要知道整個盛朝天下有十三州,涼州所在位置最為偏僻,整個州境在狹長的河西走廊內,西南有強敵羌塘,東北還有匈人十八部,又被雍州堵住了東進道路,開局要比山東諸侯難得多。
他自然不會把這些考量給他說,想必秦牧心裡也十分清楚,只是這亂世就如一場賭局,賭局上的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天命之子,但能夠決定最終王者的不只是個人和團隊能力,天時和地利以及人和也缺一不可。
以甘寧觀之,秦牧的個人能力是沒問題的,他擁有梟雄所應該擁有的所有品質,但眼下這個亂世中,能成為一方諸侯的,都是擁有超強個人能力的傢伙。即使是他能夠闖出一大片地盤,最終還是要告別歷史舞臺,把希望留給他的兒孫輩。但封建政治模式太考驗接班人的個人質量了,總有老子英雄兒混蛋的結果出現。
所以即使秦牧開出如此豐厚的條件,甘寧也不會和這種六合彩方式的王朝氣運繫結。
更何況今日天下的形勢與他熟悉的那個時代的漢末三國非常相像,要知道從漢末魏蜀吳開始到隋末這四百多年裡出現了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並立的朝代更替局面,其中國祚最長的北魏也不過一百四十八年。
他絕對不會把自己的仙途和任何一個王朝的國運繫結在一起,除非這條路走進了死衚衕需要重新變局。
但秦牧言辭懇切,確實情真意實,甘寧也不能完全不留餘地的拒絕他,他決定後退一步說道:“貧道雖不必做將軍的供奉,將軍也不必家廟相許,我們純粹以機緣相遇相合,將軍若有難處儘可上山來尋貧道,也不必承諾貧道什麼,你看如此可好?”
秦牧聽明白了甘寧的意思,他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