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第1/1 頁)
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是中國最早的政府智庫,因位於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稷門附近而得名。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稷下學宮的學術氛圍之濃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豐碩,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人說,稷下學宮建立於田齊桓公時期。這個齊桓公與春秋五霸的齊桓公不是同一個人。這兩人一個姓田,一個姓姜,沒有直系血緣關係。但一般認為,稷下學宮由田齊桓公的兒子齊威王建立。他建立稷下學宮的初衷,除受魏文侯尊師子夏建立西河之學的影響之外,更多的是為廣開言路,鞏固田氏政權。
田齊系篡位而得,齊王難免有些心虛。他們迫切需要某種思想言論,來說服自己,說服諸侯,說服天下人。
齊國本來是姜子牙的封地,歷代國君以姜為姓。因為姜子牙是出生在東海邊的人,所以齊國的封地也在東海之濱。
公元前386年,齊國開始不姓姜了。因為田和篡位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
據《史記》記載:“田氏欲代姜氏有齊國,非一世也。”田氏為代齊而立,足足準備了一百年。
公元前485年,齊國田氏第八代族長田常唆使齊國大夫鮑息弒殺齊悼公,擁立齊簡公上位。公元前481年,田常親自動手,發動政變殺死齊簡公,又擁立齊平公即位,之後獨攬齊國大權。這時田氏家族的封邑面積,已遠大於齊平公的直轄國土面積。
為平息社會輿論,穩固權力,田常在內政和外交上作了大量工作:“乃盡歸魯、衛侵地,西約三晉韓、趙、魏氏,南通吳、越之使,修功行賞,親於百姓,以故齊復定。”
饒是如此,也平息不了天下悠悠眾口。莊子講述了田常取齊國的故事,並譏諷道:“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那些偷竊衣服帶鉤的人要被處死,那些篡奪政權的人卻成了諸侯,諸侯的門庭之內真是存有仁義道德啊。
田氏在齊國權勢滔天,卻還不敢取齊代之。為什麼?既怕捱罵,又怕捱打。一旦犯了眾怒,令天下諸侯共討之,齊國再強大也吃不消。然而,隨著韓、趙、魏三家上書周王成功封侯,田氏的膽子不可避免地變大了。
有人開了頭,咱還怕個啥 ?
公元前386年,田和把齊康公流放到海邊,只給了一座城做食邑,延續對姜姓祖先的祭祀。不久,田和與魏文侯會盟,兩位竊國諸侯惺惺相惜,相見恨晚。魏文侯欣然從田和所請,上書周天子請立田和為齊侯,是為齊太公。田和在位僅兩年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田午即位,這就是田齊桓公。
田氏畢竟得位不正,如果不想被人吐口水,就得為田氏代齊找到合法理、合道統的依據。稷下學宮於是應運而生。
齊威王(卒於公元前320年),媯姓,田氏,名因齊,是個很有抱負的國君。他的故事和楚莊王有些類似。
齊威王於公元前356年即位,他說話:()跟著姓名學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