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周朝:需卦中的文明蝶變(五)(第1/1 頁)
中華文明在流血的情況下積蓄著力量,等待著時機。此時書寫工具和書寫材料也在不斷革新,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做好了物資準備。甲骨文和金文的書寫成本太高,不利於文字的詳細記錄和廣泛傳播,更不利於編制圖書。而竹簡記事和毛筆書寫,在西周和春秋時期日漸成熟和普及。在造紙術發明和普及以前,我們的祖先發明瞭竹簡和毛筆。
筆墨和竹簡的使用,使竹簡記事成為我國當時最主要的文字儲存和資訊傳播工具,對早期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的出現,降低了知識和文字的傳播成本,使之從最頂層的貴族圈子釋放出來,傳播到更寬廣的下層社會,由此推動形成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孔子、老子等諸子百家思想得以產生並流傳至今。
毛筆是中國傳統的書寫工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1954年,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一座史前古墓中發掘出了整套毛筆書寫工具。1980年,陝西臨潼姜寨村發掘出一座距今五千多年的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凹形石硯和陶製水杯等物件,從出土的彩陶紋飾中可以明顯辨認出毛筆描繪的痕跡。以上考古發現證明,中國人在五六千年以前已經開始使用毛筆書寫了。透過殷墟考古發現,毛筆在殷商時期已成為日常書寫工具,只不過由於毛筆書寫的文字無法長期儲存,所以只有用刀具刻寫的甲骨文儲存至今。
墨的發明大約要晚於筆,我們的先人早期主要使用天然墨書寫。據考證,四千多年前的陶器已開始塗抹墨色,殷商甲骨文一般也要先用筆墨寫出來後再進行雕刻。秦漢時期已發明松煙、桐煤制墨法。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有合墨法,這是我國有史記載的最早制墨工藝。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在喝酒吃飯時等待,堅持下去吉利。
周平王東遷以後,東周王室持續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卻已失去實際統治力。其時天下動盪,歷史進入春秋時期。春秋之世禮崩樂壞,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土崩瓦解,天下戰爭紛起。諸侯爭霸,逐鹿中原,周天子及諸侯政權的相繼興起與衰落,導致社會結構急劇動盪變化,社會矛盾變得空前尖銳。在戰爭亂世中,諸多貴族後裔被迫淪為平民奴隸,知識典冊隨之逐漸流向民間。
學在貴族的局面於是被打破,從賤籍平民中誕生計程車族階層開始出現並活躍在歷史舞臺。他們自由地著書立說,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由此引發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文明大爆炸,催生出中華文明燦爛輝煌的空前活躍時期,這便是諸子百家爭鳴。諸子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韓非子等先賢,百家則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等代表性思想流派。其中出現最早也最為著名,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便是儒家孔子和道家老子。
:()跟著姓名學國學